分享

吉素贞 || 缅怀我的父亲

 艺笋 2022-06-16 发布于河南

缅怀我的父亲

吉素贞

父亲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我从不曾给孩子们提起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因为在我眼里他不是好父亲。我爹是一名五十年代的老党员,毕生拼尽全力为党的事业尽忠职守,无余力照顾家里,我们对他的意见颇多,加上我母亲常年多病,我们小时候的生存环境非常糟糕。家里生活十分艰辛,作为干部家属的我们吃足了苦头。我们没有房子,住在一个很浅的破窑洞里。没有话语权,因为是支书家的女儿好赖话说出来都能被人解读成病句。家里穷的买不起暖水壶,被子烂的反盖着,生活拮据的吃了上顿没下顿。但父亲顾不上关心家里这些琐事,还教训我们要知足。以他的话说:“虽然生活贫困,可比战争年代兵荒马乱的时候好太多了。要知道感谢党感谢毛主席,这太平日子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要珍惜,要不是毛主席领导人民打天下,我也就是一个吃炮灰的壮丁。哪有现在的安居乐业当家做主人。万不能因吃不饱饭就说胡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百姓就得流离失所过不上一天安生日子。穷不怕只要大家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奋斗能吃上白蒸馍是迟早的事。”那时我压根都不想知道他说话的良苦用心,只想马上分到杠子馍。对他说的这些不顶饥渴的大道理十分憎厌。日常生活中,我对父亲的感情是疏远的,对他的态度是冷漠的,对他的教育是排斥的,对他的作风是反感的。

今年父亲节前夕我在群里面见到一文友发的焦裕禄的影像视频,看到了群众对他的拥戴和尊敬。对那时候县委书记所做的工作所经历的艰辛所散发的热感慨万千。届时我想到了我的父亲,想借父亲节说点关于他的片段,以慰籍他的在天之灵。



我父亲是土改时的老干部,当了十七年的村支书。在我的记忆中我爹就是共产党章程的执行者又是全村人的公仆。村里田园树木百姓大事小情以及牛马牲畜都在他的关切之中。除了吃饭回家其余时间全部都是忙着处理大家的事,为群众排忧解难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天天都忙的不亦乐乎。我们家里五口人住在一个破窑洞里,日子长久雨淋坍塌窑洞成了危洞,为了安全考虑公社干部承当给我们家拨一块宅基地叫盖点房子,这砸到头上的好事竟被我爹婉拒了。他慨地回答到:村里百姓住房条件差的有很多,他不能带头占用耕地为自己建房。然后就在破窑洞前面搭建了一个麦桔小屋一家人住了进去,麦桔屋前面没有一脚空场,地方狭窄的让人窒息。这就是我们五口之家的居所。他的这种做法,换来两种评价,一种说他傻吊没有家庭责任心不为自己也该为孩子想想。你有需要上级关心你,领这个情是合情合法的事,你咋心眼实呢!也有一种说法:说他能以身作则是个好干部,这样的干部有威望能成大事。若干年后看到其他人当上干部首先给自己盖大瓦房,孩子大人都活得风风光光仗仗义义。再看看我,自己的爹当了几十年干部,到最后住最差的屋干最累的活。还时不时的被人冷潮热讽,做个支书家闺女成了坠心的痛。我满腔怨愤五味杂陈。弄不清遇上这么个爹是有幸还是不幸。这还不算,那一年洛阳轴承厂给下面来指标从村里召工人,那个时候能吃商品粮可是天大的好事,也赶好我姐高中毕业在家,只要我爹肯通融一下我姐去当个令人羡慕的工人应该是可以的,可我爹大公无私谦让,别人顺势而为接受,指标就归了他人,我姐气的又哭又闹蹦高高我爹这边却无动于衷。这就是一个党员的原则,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可我们不能理解,也理解不了。压根就不想理解。还有我从学校出来就干农活,至于当村医生当民师当妇女队长之类的差事咱连边都沾不上。我天天干着和男孩子一样的重活累活,心里委屈又觉得窝囊。嫌父亲没本事不会来事不关心我们的前途利益,时不时的和父亲顶撞吵架。当然父亲也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他担是一个党员该担的责任,做的是一个干部该做的事,他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感恩的心从没有因为家人的反对动摇过。对工作的积极态度一点也没削弱。对家里却极度刻苛。那时,父亲和一班子党员干部,白天干活晚上轮流值班给村里社员站岗放哨,一旦有啥突发情况或是天忽然下雨,他们会及时在寨高处大声吆喝使群众起来收拾东西,不让大家微薄财产受到损失。那时候的人虽然吃不饱肚子但特别有精神有劲头。那个年代的人受的苦说出来现在年轻人都难以置信。他们是那么纯朴那么善良那么顺服那么忠诚。他们的人看上去是干瘦的心却是火热的,骨子是坚硬的脊梁是挺拔的。那么苦的岁月那么穷的日子,忍饥挨饿有的甚至失去性命,但不抢不夺不反不贪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按着上级党的方针政策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往前,向着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进军。那年十冬腊月,父亲带着大伙去几十里外的底张修渠清淤,他第一个跳进冰碴子里,冻得浑身发抖,别人换他他硬是不上来。还有那天他值班的晚上发现有人偷队里的花生,他不顾一切在河滩石头窝里追赶,摔腿破血流。回家后裤子被血沾到伤口上揭不下来。六月天在地里插稻秧累不省人事被人抬回家里。像这种拼命三郎的工作作风真是不知怎样说他才好。家人看他这样子又气又恨又心疼,又拿他没辙。其实,那时候的党员干部大多数都是好样的,像我们邻村张村寨的吉京奎东村村的吉铁固他们不光是那时期的村支书也是整个村子的大管家。说是父母官不如说是勤务员更确切些。我真是服了那时的党员干部他们吃不好穿不好休息不好但却精力充沛,以公共利益为己任,不辞辛苦任劳任怨,他们手中有工作,眼前有蓝图心中有方向,他们是勇士,筑堤整地兴修水利在短短几年里就解决了口粮问题。这班干部是共和国成立后的功臣元老,是我学习的榜样。新中国因有这班人做后盾才有抗美援朝的胜利,因有这班人的斗志才有建设祖国大家园的愿景。因有这班人的奋斗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有今天的国富民强。因有这班人的垫底付出才有共产主义精神的传承。他们是共和国的奠基人,是时代的英雄。想想他们的功德将他们鄙视污蔑调侃是我这不孝子女的罪过。


说来也矛盾,像老一辈革命家这样的作为不是很值得崇拜呢?像他们这样的精神不是很值得传承发扬光大吗?像他们这样的品德不是很值得学习效法?像这样大公无私的作风不是应该受人爱戴?他们的子女不该引以为傲?可恰恰相反……

我想让世上有更多像我父辈那样刚正不阿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那样我们眼中的世界将会有更绚丽的风彩。但我不希望是我的父亲,因为注定被辜负的首先是我。也许我说的话有些卑劣,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回味。父亲,这辈子我没有为你是个好党员好干部骄傲自豪,也没有认可你的大善之举,是我的大错。但愿下辈子你的功德被人记念,你的好处被人想起,你的子女为你是个全心全意为党尽忠为人民全心服务的人而自豪骄傲;让天眼开启看见你的付出,得着群众的爱戴。让我们这做子女的能理解你孝敬你支持你,使你在九泉之下得安息。

【作者简介】吉素贞,网名清心,女,出生于1956年8月,河南洛宁涧口乡人。普通百姓,喜爱文学,愿多结交喜欢文学的好友,帮扶前行。

※  ※  ※

编辑:杨来治(洛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