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首次发现隋至唐早期烧制精细白瓷的窑址

 悦乎学习 2022-06-16 发布于北京

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去年在山西省晋阳古城遗址发现了一处隋至唐代早期既烧青瓷又烧精细白瓷的瓷窑址,为了解山西一些出土瓷器的生产作坊提供了线索,对研究中国古陶瓷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首次发现隋至唐早期烧制精细白瓷的窑址

这是发掘的一座瓷窑炉。受访者供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经历了春秋初建、北朝繁荣、唐代鼎盛,在宋初遭火焚水淹后尘封于地下,连续使用约1500年。在唐朝,它是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齐名的“北都”。

考古工作者发现的这处瓷窑址位于北朝至唐代宫城区的南部,共清理出3处瓷窑炉遗迹、9处灰坑,出土窑具1600余件、素胎瓷塑2件和近万件瓷片,主要为青瓷和白瓷。

山西首次发现隋至唐早期烧制精细白瓷的窑址

这是精细白瓷高足杯残片。受访者供图

“隋至唐代早期,能够烧制精细白瓷的窑址非常少,晋阳古城这处瓷窑址出土的精细白瓷高足杯残片反映这里瓷器烧造水平很高,在山西是首次发现。”此处古瓷窑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韩炳华说,“瓷窑址一般要和居住区分开,但这处窑址却在宫城内,这点很耐人寻味。”

记者:王学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