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有阅读,让我断定人间还是人间

 走读生日记 2022-06-16 发布于浙江

看到六个半月之前湖边那棵树,绿叶浓密,像一个提前脱发的中年人突然植了满头的新发。几处零落的树梢近乎干枯状态,像中年人无法遮掩的越来越后退的发际线。

有肆无忌惮的大批蜻蜓飞得高而凌乱,随手拍的照片中有一只蜻蜓像是停在了高高的树枝上。


六个半月之前,这棵树叶子稀疏,却是一种满是秋天的红艳,不经意间,让人感受到美无处不在。那时候的随手拍,与秋天的收获无关。


此刻,进入夏天内部,不远处竹林的翠绿,并不能稀释连续多日的高温,甚至包括偶尔光顾的一场毫无章法可言的雨,也不能对高温有任何降解的作用。

毕竟,这里是江南。

随手拍了那些竹林,以及竹林上空由竹梢交织出来的天空。竹林遮掩起来的鸟并不承竹林的情,叫得散漫,有一搭无一搭的,像那些被迫参与课外辅导的学生。

发了一条视频,介绍文字里写了一句话,是苏轼的名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差不多三个小时之后,看到俞敏洪老师公众号文章,标题也是苏轼的名句:也无风雨也无晴

巧了,这两个名句来自于苏轼同一首诗歌。你可以用任意一句去搜索一下看。

我不敢说这叫“英雄所见略同”,但我敢说,这是同样喜欢读书思考之后的“不谋而合”。

正在阅读祝勇《故宫的书法风流》,读到作者引用苏轼评价怀素《食鱼贴》的文字:

其为人倜傥,本不求工,所以能工如此。如没人操舟,无意于济否,是以覆却万变,而举止自若,近于有道者耶?今观此帖,有食鱼、食肉之语,盖倜傥者也。

假若苏轼本人不是他文字中的“倜傥者”,他怎么可能对怀素做出如此精当的评价?

而这一切感触,源头都在阅读、走路、思考、记录。


2022年6月16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