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敏洪又火了!读书的人,永远有出路

 立达国学 2022-06-16 发布于北京

最近几天,俞敏洪的东方甄选直播间火出了圈。

“一边看直播带货还能一边学英语、听历史?直播圈要拼文化了!”

根据直播间数据,6月9日、10日两天,东方甄选单日销量总额超过了1500万元,而在此之前,他们的单日销量总额才一两百万元。

直播间爆火后,新东方在线的股价也一路飙升,涨幅达40%。

很多人问,这是怎么做到的?

我想,这并非运气,也绝非偶然。

把时间拨回到2021年底。

当时受“双减”政策影响,曾经红极一时的新东方前途未卜,市值缩水九成。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靠自己,人生才会有出路。

当时,俞敏洪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成立一个大型的农业平台,并将和几位老师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振兴事业。

老师转行直播带货,很多人并不看好,但如今看来,俞敏洪这一“翻身仗”打得漂亮。

曾经新东方“有趣、有料、有用”的课堂风格,在直播间卖货中同样被淋漓尽致地展现。

老师自身的文化底蕴、课堂上沉淀出的独特讲述风格,都被直播成倍放大,让新东方在经历在线教育寒冬之后找到新的转机。

怪不得我那天晚上把直播间转给几个朋友,他们都告诉我,出不来了。

在俞敏洪的东方甄选直播间里,主播们吟诗作赋,能歌善舞,段子随口就来,双语直播是常态,甚至会五门外语……

没有“321上架”,没有砍价剧情的拙劣表演,安安静静地聊天,分享知识点,畅谈人生感悟,佛系带货,丰俭由人。

有网友惊呼:

“身为博主,也做了半年的直播,真的很感动。这样直播间的存在,让大家再次明白:读书有用!博学温柔的知识分子,能站着把钱赚了。”

世事易变,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看起来端着的“铁饭碗”,也许忽然就被砸碎了;风口上的行业,说萧条就萧条;以为会干一辈子的职业,忽然就被机器取代……

就像这次疫情,多少企业因租金、工资的压力而关门大吉;多少人丢了工作,又要面对赡养老人、子女教育、房贷车贷的现实压力。

而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普通人靠什么掌控生活、抓住机遇,给自己更好的生活?

唯有学习而已。

诗人席慕蓉曾说:

“人生就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适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热爱学习的人,他们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换到任何新的平台都能找到生存模式;

他们有洞察人心的高情商,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建立自己的圈子,互相提升;

他们更有看穿潮水方向的能力,在繁杂的信息洪流中做出最有利于自身和家庭的判断……

可以说,读书的人,永远有办法,永远有出路。

记得得到创始人罗振宇曾在一次直播中,问了俞敏洪一个问题:

“你如何看待大厂35岁现象?”

35岁,人生半坡,是一个被过度放大标签的尴尬年纪。

它无形中成为职场中一道扎眼的红线。

在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有人说,“只要不被辞退,有一份工作就好。”

但有些时候,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也不会打。

辛苦卖命十余年,醒来已是局外人。有时候,中年危机来临的根源,是睡得太久,而醒得太晚。

就像我们现在经常谈论的“元宇宙”,我身边有一些35岁以上的人已经不关注这些新鲜事物,也停止学习了。

这种“自我脱离”的现象,很多人都会存在。

所以,俞敏洪也在直播中建议,35岁的职场人要加强自我学习能力,在交流能力和利他能力这两个软实力上下功夫。

古语有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的生命就是这样,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竞争,不断地领悟。

与其无奈地哀叹“35岁太难!”,不如重塑自我价值,延伸能力边界。

这个社会给成年人最大的公平就是:价值决定位置。你有多大价值,就能找到什么样的岗位。

工作创造价值的同时,其实也在体现个人价值。

环卫工人在为社会提供环境价值;演员在为观赏者提供情绪价值;医生在为病人提供健康价值;工人在为社会提供制造价值;程序员在为社会提供解决问题的价值……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

根据二八原则,20%的人解决了周围80%的问题。那20%的人,因为稀缺,所以珍贵。

某部电影里有一句台词: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拥有深度思考和丰富经验的人,在解决问题时就更有自由度。

他们对待一个问题时,经常角度有不同,方式有差异,思考有新意,这决定了他们能成为那20%。

这些人也不是天生具备这种能力,多数都是通过读书学习得来的。很多良好经验的捷径、解决问题的思路,其实早已在书籍里写好了答案,等着我们去发现。

俞敏洪曾提到过,他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听书,而且是以2倍速来提高输入量。

读书是投资自己、提升自己成本最低的方式之一。

无论何时,唯有读书能让自己始终拥有选择权,而不是成为被选项。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永远年轻,愿你我都能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活出最好的自己,感慨曾经不过“三十五而已”。

今日用典

【原典】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释读】

     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赏析】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充实才能求得进步,如果不能做到不断进步,就会因为别人的进步或者自己知识的退化而退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