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二六指示”的回忆

 麦田忠实守望者 2022-06-16 发布于河南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主席听取了国家卫生部工作汇报后,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面貌,指示卫生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为广大人民服务,解决长期以来农村一无医二无药的困境,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



“六·二六”指示后,卫生部迅速行动,选取了湖北省麻城、江西省句容县、北京通县和湖南省湘阴县四个地方进行试点,总结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经验。一方面促使卫生部逐步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重点放到农村;另一方面指示极大鼓舞了广大医务工作者投身农村建设的热情,激发了农村群众彻底改变疾病丛生的落后面貌的决心。1968年底,毛泽东对湖北省长阳县乐园人民公社举办合作医疗的经验作出批示,称赞“合作医疗好”。一时间,《人民日报》、《健康报》、《红旗》等多家报刊连续发表宣传合作医疗的报道,大办合作医疗的政治动员促成了1969年合作医疗的高潮,到1976年全国普及率达到90%以上。合作医疗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了满足农民基本医疗需求的最高效益,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是发展中国家群体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范例。”并被作为“中国模式”在发展中国家推广。随后,中国医疗战线上的“赤脚医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靠“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服务乡民,构成那个年代一幅既温馨又生动的画面。


梅县专区1969年底,在丰顺县汤坑农械厂举办首批“赤脚医生培训班”(第一连 梅县、平远,第二连 大埔、蕉岭,第三连 兴宁、五华,第四连 丰顺),其中小胜、黄金公社学员在四连三班(我当年高中毕业,有幸参加了学习班)。授课主体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一医院承担,学习重点是新针疗法、新医疗法,大力推广中草药。培训班还组织学员参与临床见习,深入到北斗猴子岽桐梓洋等林区辨认、采集中草药。要求学员树立“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防重于治”的思想观念,掌握常见病的基本知识,积极推广使用中草药防病治病,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学习,学员们学会中草药的“四自”(自采,自种,自制,自用)技能;为了确保掌握新针疗法,要求必须亲身体验,当时提出的口号:“宁可自己身上试扎千针,绝不能在病人身上扎错一针”,反复体验不同穴位的“酸、麻、胀、痛”的扎针手法感应程度。



赤脚医生培训班结业后,小胜公社九个生产大队,先后办起了合作医疗站,配备“赤脚医生”。例如,荷坪李春树;小溪刘桂铭;硃坑杜天福,李少桓;三坑李华昌;丹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