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师带你去看看宰相村是什么样的

 众生平等 2022-06-16 发布于云南

图片

考察团在裴柏村口合影

     在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有一个风水宝地裴柏村,因为村里先后出过59位宰相,被誉为宰相村。在唐朝的289年里,这个历史上人口从没有超过千人的小山村,平均每隔17年就从这里走出一位宰相。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观。为什么裴氏家族千余年来,能够文武将相代有伟人?是什么原因让裴柏村创造了中外历史上的奇迹呢?

(一)龙穴砂水分析

       裴柏村地处群岭环绕的一个小岭凹窝内,贪狼龙来,左辅右弼,车马仓库随龙前行,层层开帐,大贵大富,远处是一字文星案山。龙行至村西中心出脉,龙虎砂如大帐环抱,紧靠涑水河,三面环山而群岭巍峨,松柏苍郁且紫霞萦绕,荷香弥漫,完整而不封闭,独立而又自然延伸。村子被九岭围绕,每一道土岭最高处都有一棵挺拔的翠柏,九岭如凤,故喝形为“九凤朝阳”。
       这种地势地貌堪称风水宝地,最适宜家族繁衍人丁、哺养英才。于是本村始祖裴晔举家迁移至此,并把裴姓和当地的柏树各取第一字组成村名,故得之以“裴柏”村。自从裴晔定居裴柏村开始,裴氏家族就掀开了灿烂辉煌的家族史页,公侯将相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二)理气数据仅供参考

       在晋代至唐宋代, 裴柏村紧靠龙穴中脉地带居住,宅舍都在第一层龙虎砂内,承受了龙穴气脉之旺气,是荫发人才的鼎盛时期。明清代之后村址逐渐前移,建在气脉的余气上,坐向分金也跟晋代及唐代变化很大,富贵便日渐逊色,这也是裴柏村富贵大不如前的缘由。
       唐宋时期的旧宅应该是酉山卯向为主。现在的村场都建在第二层龙虎砂内,在左边靠近青龙砂的住宅多立坐北向南,右边靠近白虎砂的住宅多立坐南向北,新宗祠建在左边青龙砂靠后部分。立坐北向南。

(三)荫发的富贵人才

       从秦汉至明初,这个家族先后经正史立传和载列的600多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多位。先后出过59位宰相、武官有大将军59人、状元11人、117人考取进士、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刺史11人、融史211人、太守77人,郡守以下不计其数。裴家还多次与皇室联姻,出过皇后3人、太子妃3人、驸马21人,这些数字简直让人惊奇,堪称世界奇迹。故被誉为“中国名人第一村”“中国宰相第一村”。

(四)内部研究课题

(1)如今村子西边下脉处建了高速公路,对现代再出高官是否有影响?如何补救?
(2)裴柏村的老祖坟是丘延翰仙师点葬的,与裴柏村的龙穴相辅补充荫发能量,也是裴柏村富贵不断的原因,你认为对吗?

(五)裴氏家族重教修德

       追溯裴氏家族经久兴隆的原因,关键在于他们重视教育,严肃家风。裴氏家族众多的官宦之中绝大多数都是以德业文章进入官场的。裴氏子嗣学之浓,德之馨诠释了家族兴旺发达的真谛。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有劣迹的官员死了不能进祖坟,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故裴氏后代,都是饱读圣贤书,满腹经伦之辈。
       裴柏村至今仍保留着重视教育的传统,“耕读传家”遗风犹存,许多人家的门楼上面都端端正正地雕刻着“耕读传家”四个大字。“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是裴氏家风的主要特征。
       裴氏家族力行清廉为官,节俭立身,宽厚仁慈,施惠于人,不求回报,德行操守堪为世范。

(六)现在的裴柏村为什么富贵不继?

       裴柏村的富贵,惊动全中国的风水择日研究学者和风水爱好者,人们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裴柏村的富贵不再继续呢?林沐雨认为原因有三:
(1)荫发富贵的的老祖坟在唐朝时被挖断来龙(见拙篇《堪舆大师丘延翰传奇》),在二十世纪的破四旧时代又几乎破坏得仅剩遗址,裴氏后人缺乏保护意识也保护乏力,这是裴柏村的富贵不继的原因之一。
(2)裴柏村的村址变迁很乱,依地局的实际龙穴砂水情况,应该立坐西向东才合理气。如今裴柏村人多把住宅建成坐北向南或坐南向北,基本上是浪费了大自然馈赠的富贵气场。
(3)裴柏村的新祠堂建在青龙砂的后肩上,是一个败笔,可能裴柏村的富贵从此都会平凡下去,只能成为风水择日师们参观的地方。
      2018年8月,林沐雨与门人张铁汉、潘詹中、黄曦阳、林宸龙、高树龙等人第二次考察山西省闻喜县宰相村,探究风水奥妙,是以为记。

                                                       2018年8月
                                 林沐雨记述于山西闻喜县

图片

裴柏宰相村

图片

内堂左边青龙砂

图片

内堂右边白虎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