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仲安将军的故事

 林咏中 2022-06-16 发布于福建


图片




图片

林仲安将军的故事

元末,诏安桥东含英村出了一名“进义将军”——林仲安。据传林仲安幼年聪颖、身强力壮、喜舞大刀、擅骑射,好骑白马。曾祖为前朝提举致政,定居南诏,所以仲安自幼受优良家风的润泽,饱览诗书,又深受儒学佛学的影响,养成了他朴实敦厚、正直刚毅的性格。

仲安姑母奉佛吃斋,对侄儿疼爱有加,视如己出,平日知仲安舞刀弄剑,亦耗体力,姑母便备珍味佳肴以供补充,姑母平日还常常教导仲安读书识字。所以仲安成年后得以文武兼备,亦事亲至孝。凡亲族有难事,仲安皆挺身而出,尽力相助。

元朝末年,闽仙游赤岭铺一带沿海屡遭海贼侵犯,朝廷多次派兵围剿终无济于事,当时仲安乃是沿海驻军中一名将领,众将领见仲安素日研习兵法韬略,又深悉闽海战况,都向朝廷推荐委任仲安率兵剿匪灭贼,仲安受职后,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仲安心想:“朝廷寄予自己厚望,应首战必捷,如此方可告慰朝廷,又可振奋军心。”左思右想,适得一计。仲安夜观天象,又推算出海潮涨退时间,他把大军暗中布下罗网,又将海贼引入内陆村庄,诱进包围,而后大旗一挥,官军四面围歼,海贼欲行退兵,适逢海潮上涨,无以退路,最后全被军官剿灭。林仲安因深悉海况,知行军作战之道、平灭海患、声振朝野,海贼闻之丧胆,元至顺年间,朝廷钦授仲安为“进义将军” 。

当时,诏安梅岭常有海贼犯境扰民,沿海居民生灵涂炭,仲安将军常为家乡父老担心,又因防务需要,将军奉命携带长子林南生镇守梅岭,他到梅岭后,镇守海疆、剿匪灭贼,保四方沿海百姓,乡民无不称赞。

图片

仲安将军自梅岭歼灭海匪以来,声威大振。然而一波方平一波又起,当时山寇侯孚显犯上作乱、烧杀掳掠、扰乱百姓,官府大怒,并将岑头、下尾、西潭、考湖西路一带村民戴上结交山寇、包庇贼匪罪名,甚至要大规模进行屠杀。仲安将军闻讯,心急如焚,如何拯救这些无辜的百姓呢?将军心想:“盗贼虽是可恶该剿,而百姓无辜却遭株连,这不合国法情理。”经过一番沉思后,将军决定以全家老少性命作担保,并上书曰:“山寇侯孚显作乱,与百姓村民并无相干,为显朝廷体恤民情、恩威并重,我今以进义将军之职与全族老少身家性命作保,只需严惩始作俑者及同党贼人,万民无辜受害,是为不当之举,切不可行。”仲安将军一贯以仁德之名远播闽地,官府见仲安将军出面担保,即赦免诸村村民无罪免究。后来,诸村百姓为感谢林仲安将军保救之恩,将其仁义德行勒于石碑以纪。该碑立于塘西村“报劬寺”之中,并立牌坊,上书“树德”二字。

林仲安将军忠于职责,保卫疆土,为了更好统管闽海一带军务,将军主动请求朝廷将驻守闽南沿海的繁重军务交由自己统辖,朝廷知仲安将军心系国家,重义轻名,便予允可。

在统辖闽海军务期间,将军对南诏贡献最大,当时南诏南山之路可通海疆,是沿海经济交通要道,又是战略要冲,仲安将军便广开南山之路,砌石千余丈,拓宽加固道路。并施仕渡之船,造过坑之桥,竖渡口之亭等,以利行人之便,造福于民。仲安将军在职期间,见民众贫苦,多数百姓生未能尽其孝,死亦未可尽其事,无钱择地以奉先人。于是将军把南诏良峯山,西路双髻良山,五都马栏山划为义塚,以济南诏百姓葬埋先人,后人无不感念仲安将军之德。故时有箴言曰:“夫前既以德泽施及于人,后必有祯祥报于来世。”

仲安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对父母孝敬有心,至诚至孝。军务之余,嘘寒问暖,不忘侍奉父母左右。仲安将军膝下有一女,不幸夫死无依,但却矢志不二,因无生育,将军将其收留在家,奉养老人。将军于此常常想起姑母在自己少年时的抚育与关爱,心生怜悯。姑母一生奉佛念经,原在含英村石室诵经几十载,本有意为其兴建佛寺,也考虑到自己女儿身世亦惨淡无依,故将军携其女于南诏西门外菜园中修建“保林院”(今澹园院)。以便让姑母与女儿在此念经奉佛以度余年。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一代名将林仲安将军与世长辞,终年七十五寿。后老将军与二位夫人合葬于含英村大坑内河田山,穴名:飞天蜈蚣,世称“蜈蚣祖”。仲安将军一生忠心为国,他为人克勤克俭、正直刚毅,其忠孝之事脍灸人口,千古留芳。

图片

摘自《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

监制:沈璋发

编辑:沈子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