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想17——三十而已,爱上人物传记……

 ArcGis爱学习 2022-06-16 发布于云南
互助、共享、学习

******  前 序  ******

前几天听喜马拉雅的喜马讲书栏目,一篇历史题材的杜甫传让我反复听了两遍,其中的味道是否就是在网上看到的一些书评所说的那样——三十出头不如意时多读读杜甫、苏东坡等的人物传记,从中找寻一种坚毅——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此,申发出了随想17——三十而已,爱上人物传记……

******  正 文  ******

书是在听了喜马讲书立刻就买的,但是看了很久这本书才慢慢开始一点点的飨读。点滴记录,希望能够与大家一同学习大家之作……
《杜甫传》莫砺锋,童强著。本书的梗概大致沿着诗人的游历及人生漫漫,以诗人的诗作解读为基,一步步为我们铺开诗人的一生。让读者在品读诗作的同时又能感慨于诗人的人生渺渺。这些经历既是诗人的诗作也是诗人的生平。对于学习诗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诗人生平背景中更易于了解诗人的创作也就更能领悟诗歌的真谛,学习贯通,是一本不错的诗歌与人物并举的传记。书中段首基本都是以诗文白话解说开始,把需要铺陈开的诗作进行白话的“翻译”更增加了读者学诗、看诗、悟诗的通透性与观赏性。

让我们翻开《杜甫传》一同走进杜甫这样一位颇为后世传颂诗圣的生平,感受其或是贫困潦倒、或是意难平——空有一肚才华却无处施展、更多的也许是诗人的敏感与思想的深刻……

部分摘抄:
1、在某种程度上讲,诗人是民族的先知。
2、行走的社会变迁记录签。
3、从《兵车行》《丽人行》到“三吏”“三别”,诗人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从而使诗歌的写实创作达到了一个顶峰。
4、诗人自安史乱起开始就一直处于战乱的中心,逃难奉先,被俘长安,投奔凤翔,北征省亲,贬官华州,惊走洛阳,这奔走往来于兵燹、饥荒中的经历使诗人目睹了天下百姓所受的灾难,也使他更看清了朝廷的无力与混乱。
平生一杯酒,见我故人遇。相望无所成,乾坤莽回互。
天地茫茫,何处是诗人安身之处呢?
我生若飘荡……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黄昏。
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水鱼竿客,清秋鹤发翁。胡为来幕下?只合在舟中。”
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严武卒,杜甫离开巴蜀。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安危大臣在,何必泪长流!”
敏感之人多抒发,抒发之词汇成诗。于景于物能通悟,于学于事能知理。
“小市常争米,孤城早闭门。”
青年喜爱展望未来,老人喜欢回忆过去。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返照入江归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夔州时,诗人少有积蓄,在瀼西买柑林果园四十亩,租了几间草屋。
“百舌欲无语,繁华能几时?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
“石乱上云气,杉清延月华。”
诗即生命……
细腻、飞涌、丰富、强烈、强健、灵敏、灵感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作于夔州,现重庆奉节)
诗作评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风物、情感的搭配易于理解也是朗朗上口,但是不知诗人的人生经历,也是不能很好地理解。
北归……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看了诗人诗歌创作以及个人的生平事迹,才发现什么为什么觉得屈才时需要读读杜甫了,杜甫这样一位流传古今的诗圣尚且如此何如我们这些渺渺之子。学习诗人的这样一种创作精神,也许世间本没有什么平坦之路,仅是台前的光芒遮蔽了幕后的漫长黑夜罢了。学会如何面对苦难如何汲取苦难如何进一步地提高自己才是人生能够进步并能一直走下去的真理吧。于情于景
古人诗作纯是精解诵读远没有能够达到诗人作诗时的意境,那样的方式仅是一种概概浏览、泛泛而谈的堆砌,结合自身的传记再来品读才会有另外一番韵味,于景处作为Giser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真真实实的读书破万卷——卫星影像叠加遥感数据影像以及一些基础的道路交通行政区划库区水系等的使用,于此更有一番不同的风味……
最后,以下是ArcGisdada没灵感时,抄誊书卷发的文章,也希望我的坚持能够影响到你,让你的学习更进一步……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学习笔记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学习笔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