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电行业复盘与展望系列(2):平价时代 产业链盈利正沿多条路径修复

 wupin 2022-06-16 发布于湖北
观点聚焦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风电行业正在经历陆海共振,短期行业受制于原材料价格高位和疫情影响,盈利表现已经基本触底,2H22 开始往后有望随行业需求反弹重新修复业绩表现,建议关注1)商业模式较好、业务空间更大的海缆、塔筒和整机环节,如:东方电缆、天顺风能、运达股份、金风科技、三一重能(未上市);2)持续受益于全球风机大型化趋势和潜在原材料成本改善空间的头部风机零部件企业,如日月股份、金雷股份(未覆盖)、广大特材(未覆盖)等。

      理由

      陆上风机价格可能已经触底,行业实际需求启动后风机价格有回升空间。

      我们预计陆上风机大批量生产的功率上限可能在6-7MW为主,因此行业继续由于风机功率提升带来成本下降的空间可能不大。自2H22 开始行业实际需求启动后,我们判断风机价格有继续回升空间,价格回升至2000 元/千瓦附近即可有较好盈利水平。

      原材料价格长期有回落空间,有望对产业链盈利修复带来积极影响。风机零部件和塔筒环节均能受益于原材料降价,其中风机零部件由于产品售价相对稳定,受益程度更高;塔筒环节由于售价和原材料价格变化有一定时滞也能在一定阶段有所受益。

      国内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启动加速,产业链盈利增量逐步兑现。伴随近期强劲的招标和项目推进进度较为顺利,我们预计2023 年行业并网量有望回升至11GW,自2023 年后开启持续上行期,保守看至2025 行业年均装机增速有望保持在30%以上。自2021 年海上风电抢装后,海上风电产品的盈利能力为适应平价的造价均呈现了一定下降,但较陆风产品仍具有溢价,我们认为有望逐步给产业链带来盈利增量。

      海外市场仍是蓝海,中国风电供应链有望充分受益增量需求。全球风电行业协会预计未来几年海外陆上风电呈结构化成长,欧洲和亚太区的海上风电将成为重要增长驱动。国产供应链部分环节已具备较强出口竞争力,头部中国企业将进一步发挥中国制造优势,有望通过产能扩张方式继续提升出口份额。海缆、主轴承等目前出口比例相对偏低的环节有望伴随技术迭代进步以及出海模式探索逐步打开海外市场,出口份额具备更高提升空间。

      估值与建议

      我们维持覆盖公司的盈利预测和目标价不变。

      风险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行业竞争加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