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期孩子浑身是刺,家长都在想办法拔掉它

 庙论阅读 2022-06-16 发布于四川

家长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总是想要拔掉孩子身上的刺,殊不知,这可能是在剪掉孩子飞翔的翅膀

所以,不能总想着要拔掉孩子身上的刺。

可是孩子身上的刺也是真的,而且通常只扎家里人,很少一部分孩子会为祸社会。

专家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开始进入第三阶段的叛逆期。最早的叛逆期表现在2-3岁,表现为不再听父母的安排,肆意哭闹;第二个叛逆期是在7-9岁,表现为厌学弃学,顶撞父母;第三个叛逆期是在12-18岁,主要表现是亲情关系冷淡,自我封闭,不听劝说,拒绝沟通等。

不管专家如何归纳,这孩子啊,总归是不好教育,或者教育不好。

科学上,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期,被称为青少年心理过渡期,被解释为: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我们绝大部分父母,又不是心理学专家,面对孩子的叛逆,通常多是强权压制,或者威逼利诱,或者放任自流。想必即使是专家,面对自家小孩,也恐怕力有不逮。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少年犯》,有一个镜头记忆深刻。一个在少管所里长期采访少年犯的记者,看多了各种孩子的顽劣,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却在回家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被押上了警车。

所以孩子身上的刺,家长还是想拔掉它。

这刺拔不拔,怎么拔,家长还是要先分析一下自家孩子的脾性,看人下菜碟。

青春期的孩子,处处想要表达自己“成熟”,要求“独立”,希望与父母平等对话。作为家长的,看到的只是幼稚。况且,多少年来,家长可都是教导着孩子要听自己的话的。不听,哪儿成?!孩子一心要想摆脱父母的束缚,而父母就觉得这是心要对着干。

这就难免常态化的对抗产生。

父母早上提醒孩子快起床这样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在孩子看来,这是家长对自己的控制行为。得到孩子的答复就是不耐烦的一声吼:“喊啥子喊,我晓得起来!”家长还以为,这是孩子的起床气。家长也明明看到,孩子磨磨蹭蹭,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

有时候,孩子做作业,家长作势要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迎来的可能又是一声吼:“走开!”孩子觉得这是未经允许,侵犯了他的独立空间。

家长最看不得的当然是孩子看电视看手机。家长要是问一句:“你的作业做完了吗?”那自然是得不到好脸。沉浸于电视里的情节,可能算他心情好,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回你两个字:“管我!”心情不好的话,就得引爆火药桶。

了解了这些,家长首先要做出改变。

首要的是稳住情绪。稳住家长自己的情绪,才能为稳住孩子的情绪提供基础。也没见脾气暴躁的家长能靠暴躁制服孩子的。

其次,既然孩子急需要平等的对待,那就“屈尊”成朋友的姿态与孩子交流。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倾听。

再次,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家长要培养自己具备强大的内心,对孩子的问题能有大尺度的容忍:不尊重家里人,忍!学习退步,忍!懒散拖拉,忍!……忍!

家长多忍忍,孩子也就慢慢懂事了。

当然,几乎没有那么理性的家长,在亲子关系中处处做得都好。偶尔地发发脾气,吵一吵,也让熊孩子知道:你这小子(丫头),老子(老娘)不跟你一般见识,你也别蹬鼻子上脸!大家各退一步,各自反思。多反思自己,才能早点长大!

孩子身上的刺,什么时候不扎家里人了,就变成翅膀了。他就长大了,就会飞翔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