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 所有要求书写的区域都应该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即:姓名、准考证号、改错和书面表达。1. 只接受黑色的签字笔!填涂答案的部分则只接受“2B铅笔”!填涂要求饱满、清晰、不超格。2. 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写作文;字体要工整、笔迹清楚。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 选择题需要填涂答案在答题卡上。考生可把填涂区依次分四块填涂:听力题区一块,单选题区一块,完型题区一块,阅读题区一块。6. 建议考生携带两支2B铅笔,一支尖,一支扁平。填涂时,考生可先用尖铅笔在答题区选项上轻点答案,遇有悬而未决的答案可点两个,最后核定时再用扁平铅笔涂黑时决定取舍,宜轻擦小点,且用力均匀。7. 用扁平铅笔填涂时要注意从左至右划过来,再推过去,一个来回即可,无须多次。忌点、叉、团、勾!书面表达对字数的要求是80词左右,因此,建议考生可以写到90左右。词数为什么不能低于80?因为考生写的太少,看上去不像一篇文章是很危险的。对阅卷者而言,分数不会给的高。倘若写的太多,考生难免费神,自然减少其他试题的答题时间,还可能言多而失。十来个句子,且要保证正确无误。9. 书面表达若有标题,而且没有在答题卡上印出,考生要记得书写。10. 书面表达题的“字”法:字色(黑色),字迹(工整、清楚),字形(占格子的三分之二为宜),字体(一致),字距(不宜过密,不宜过疏,悦目为宜),字数(比较合适在100-130之间)。11. 书面表达题的“版”法:三段或四段体,切忌一段到底。每段开头缩进。不可超格、超框。“版”的核心就是要让文章看上去像文章! 12. 书面表达题的“式”法:文章无乱涂乱画现象,整洁爽目。修改的地方应该尽量不留明显痕迹。写作一定要有从草稿到誊正的过程。 一、听力题 1. 放听力时,放一大题前,先看好题目与题干,听不懂的,就听到什么选择什么,听得懂的要防止拐弯题,重视第二遍的听力。填词的要第一遍没听清也要用标记或拼音标记一下,再听第二遍确认,切勿第一遍什么标记都没有。2. 填词听力,填完检查语法自己有无常理性错误,比如没有听到S,但按语法是要有的,那就是要有,是自己没有听到,或one of the 最高级+名词复数等。 二、选择题 1. 选择最佳答案。当出现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时,都没有时间点标致词,应该分析是否对现在造成影响,对现在造成了影响就是现在完成时。2. 当出现过去完成时时,要有与他相比较的过去时,过去完成时发生在过去时之前。by the end of +过去时间,用过去完成时。 3. 务必要把题目和4个答案都认真看完整,不能只看到A或B认为是正确的就不看C 或 D了。 三、完形填空 1.联系上下文、词义辨析、固定搭配、理解语境、推理判断、分析句子结构。注意前后文的提示。
2.变形常考:名词单复、形容词比较最高级、动词不定式(to do)、动名词(doing)、形容词变副词,词组搭配(help sb do,like doing),介词后用doing或名词。 四、阅读理解 1.A篇保证全对,找准答案。防止打折、带小孩的计算题,不要出错。2. B-E篇,一般可以在原文找到答案,能回到原文的一定要回到原文确认题干的正确与否。 3.注意题干中常用出的词:the main idea(主要意思) mean(意思) passage(段落),infer(涉及),the best title(最好的标题)。 4. 注意是找Ture 还是Not Ture,还是False,还是Wrong。 五、作文 1. 作文的书写有时间的建议打草稿,保证卷面不涂改,不用涂改带,不用铅笔,不连笔,如果万一要涂,用一划或两划就可以,不要涂好多下。
2. 看清题目,不少于80个字,不是最多80个字。(标点不计算入字数)横线不要空太多,太多显得太少,语法不要错在前两句与后两句。好句子尽量出现在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分两到三段,不要一段到底。多出现些连接词。挑自己会写的句子。可以借鉴阅读理解的好句式,但不能抄原句。 3. 字不要太小,字与字之间不要太挤也不要太开。要让改卷人一眼看过去就是很干净的文章。 4. 审题要清楚,从头看到尾,不要忽视第一句话。一定要重视提供给你的文本信息。 5. 发挥想像要符合题意,用自己熟悉的,擅长的简单句型来表达,切忌用易错的长句子。 6. 注意时态,语态,人称,固定搭配等。 7. 作文写完以后一定要再一次仔细阅读一 遍,看看是否通顺。不要有拼写错误,或者抄错句子的情况。 8.给出的信息尽量写入作文,如果有不认识的信息,可忽略。大致按它给出的中文要求写也是可以的。 1.克服心理和生理难关
应考时,思想上不要把考场看成多么特别的地方,想一想我们都“身经百战”,这次考试不也是我们经常经历的考试中的一场吗。答题时,应遵循先易后难的规律。遇到难题时若已仔细读题三遍还没一点思路,就应跳过去做下一道。答题间隙也可看一看窗外景色,调节一下紧张的情绪。若一道题花了10分钟还做不出来,那就放弃,因为你不会,别人也不一定会,扔一道题没什么。最后当其他题目均已完成时,还可以换一个角度重读一遍该题,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2.正确对待第—科考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科考试,无论你考下来的自我感觉如何,过早的喜悦和泄气都是非常有害的。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马上转入后面的考试才是正确的策略。就像我们在群岭中爬山一样,刚刚越过的那一个山头的险峻已经不十分重要了,因为无论你是从顶峰越过还是在山腰绕过,都已经落在了我们身后,重要的是面前的这座山该怎样去攀登。
3.答题时的几个怎么办
①解一道题时中途难住怎么办?有时,看似容易的题目,解到中途却被难住了,这时,应断然丢开,赶快改做其它题目,最后有多余时间再解决它。
②一时想不起来怎么办?有的题目并不难,甚至平时做过,但就是回想不出来。这可从与它有关联的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事物,或性质相似、形状相同的事物,或有因果关系、从属关系的事物开始回想。
③当二者选一拿不定主意时怎么办?一般而言,最先想起来的是正确答案。记住了的某件事总是一下子浮现在脑海,紧接着出现在脑海里的东西牵强附会的可能性比较大。
④遇到全然不懂的问题怎么办?要镇定不乱,战略上藐视它。如果其它题目都做好了就向它发起总攻。任何难题都不会超出所学知识的范围,首先想这道题跟学过的哪一类题有关?思考一下,这一内容大致在教科书的哪些章节?已知哪些条件?由这些条件可想到什么?再反过来思考,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有些试题貌似很难,其实平时已学过,只是改变了原来的形式,若能深入分析,其“庐山真面目”终会出现。 4.考完即考好
交卷后不要立即对答案,发现错误不但无济于事,而且会影响下一场考试的情绪。即使有点错误也是正常的,考满分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的。何况是对错还未有定论,别自己吓自己。在考试结束后,尽快离开考场。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应对过多的“考得怎么样”的提问,而更主要地则是避免有同学找你“对答案”。考试已经结束了,成绩已成定局了,至于考的好坏,此时只不过是一个自我感觉问题。 5.考间复习
考间复习指的是两门考试之间的休息时间内进行的复习,分为中午考间复习和晚间考间复习两种。考间复习的任务并不是准备下一门考试,主要是忘掉上一门考试。考间复习是整个中考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处理得好,孩子可能会越战越勇;处理得不好,孩子可能就会虎头蛇尾。
考生在中午的考间时间最好能安排一个小时午睡,适当的午睡将能使考生的体力和精力得到恢复;如果做不到,索性就复习一下下午考试的科目。不过,应该告诉考生:不要为中午考间复习定什么任务、指标,只需随便拿一本教材、笔记或做过的卷子看看。 相比之下,晚间考间复习要困难一些,因为时间比中午长。所以,父母的责任就重起来了:有时候,父母就是要陪着孩子消磨时间。父母最好能陪着孩子进行复习:可以给孩子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某个公式定理。当然,如果父母对教材不熟悉,考间复习最好还是让孩子独立进行。
1.考试前一天下午到所在考点看考场
①计算从居住地到考点骑车或步行所需要的时间(按一般速度),要把“红灯”考虑进去;
②到考点后要看好考场位置、厕所位置、洗手池位置、交通工具存放处和学校集合地点;
③带少量钱以备急用,检查交通工具有无隐患。
2.考试前一天晚上
①准备好第二天考试用的物品:铅笔盒(不要有杂物、去掉有字的纸片等)、钢笔(要灌好蓝黑钢笔水)、中性笔(0.5mm黑色笔芯)、铅笔(两头削好)、圆规、三角尺、手绢或纸巾、清凉油等。
②准考证要放在铅笔盒中,不要放在衣服口袋里或夹在课本中(每场考完后都要放到铅笔盒中)。
③晚饭后可将知识要点再温习一下。
3.考前生理准备 考试前一天晚上适当早点睡,考试当天不起特别早。早晨一定要吃丰盛的早饭,但不能过于油腻。饮食以清爽、可口、易消化吸收为原则。
4.考前心理准备
成绩优秀的考生应记住:“没有常胜将军”“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成绩不太好的考生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5.中考当天早晨,应有良好的心理暗示
如,“我很放松,今天一定能正常发挥”“今天我很冷静,会考好的”等。 6.浏览笔记、公式、定理和知识结构 主要是浏览一下重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或记一些必须强记的数据。 7.自信地前往考点,要暗示自己有信心
如,全部科目我已做好复习;今天考试,我一定能正常发挥;对此我充满自信……
8.进考场前10分钟
在考室外最好是一人平静地度过,可就近找个地方坐一会儿,或看一下笔记,再次浏览知识结构。设法避开聊天。
9.入场前提醒自己做到“四心”
一是保持静心,二是增强信心,三是做题专心,四是考试细心。
10.见老师,问声好
以消除对监考老师的敬畏感,获得一种和谐的亲近感。
11.不要一心想得满分
特别是对平时成绩中等的同学来说,一心想得满分是大忌。当然,应该得的分一定要得,该放弃的要敢于放弃。
面对中考,很多考生第一次面临如此重要的考试,不免会因紧张而出现一些疏漏。 1.稳定情绪、排除干扰、集中注意力
考生在拿到试卷后,不要急于阅读试题或答题,而要检查试卷是否有漏页、漏印、破损、字迹不清等问题,有问题的要立即报告监考老师。在指定位置规范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然后利用开考信号发出前的空余时间快速浏览试题,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答题。
2.答卷开始后 考生在答题时可按照个人的答题习惯先易后难,答题时要注意稳扎稳打,对绝对有把握的题目要确保拿满分;对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要争取拿高分;对把握不大的题目则可暂时跳过,待做完其他题目后再作答。 ①要特别重视前40分钟的高效、合理使用:考生的思维状态和能力、头脑的灵敏度和计算的准确率,在前40分钟都是最高的;②建议前40分钟不可在自己一时感到困难的试题上冥思苦想,一定要暂时放下,而应以可能的高速度,把有把握、较熟悉、解法思路明确的试题,不论顺序一口气写完,这段时间保证顺利解题,失误必然最少,得分最多。
3.第2个30分钟 从头开始去做自以为困难的试题,不要在原思路下一味苦想,而应重新读题,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由于此时心中已有底了,还未被自以为的难题打击信心,未造成慌乱紧张,心理正常,在心情稳定的情况下,冷静思考,为思维灵感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此时很可能发现难题不难了,这段考试时间内,仍可把暂时无法求解的题目,再次放下,选难中之易者,从读题开始,改变思考角度、转化已知条件,试用数形结合等不同方法,深入探索这一命题,这使一部分难题又得以攻克。
4.第3个30分钟 对仍未解出的题目做'死马当活马医'式的最后一搏,以决定应否放弃,如是选择题,考生可运用排除法或逆向思维法排除错误答案,剩下的答案即使一时难以定对错,也比胡乱填写的命中率要高,如果还不能确定答案就相信第一直觉,经验表明,最初直觉的答案往往准确性更高。对于一些问答题,即使不会做,也要把相关的知识点罗列上去,尽量不要留下空白;对于把握不大的题目,要善于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到解题信息。
5.最后10-20分钟留做复查 ①应把试卷看作是他人的,想方设法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尽量避免陷入个人解题的原思路和过程中去,那样将很难发现失误;②修正答案要理由充分,似是而非,两个答案难于取舍时以不改为宜,切忌将正确答案改错;③要检查过程是否严谨,所答与所问是否一致;④一题两问的有无漏做,有无整页未答的情况;⑤最后一项要检查姓名、报名号等是否按规定填好了。
6.每科出考场后要做到 不回忆考题,不讨论答案,不估算成绩,别人问就说'感觉良好',要信心百倍地全身心投入未考科目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