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道塾 |《黑带》专访黄锦铭:掌握截拳道必须先练好咏春拳吗?

 九州好人 2022-06-16 发布于辽宁
文章图片1

采访截拳道师傅黄锦铭,向你介绍关于李小龙与截拳道发展状态的专业性采访。

原载于2008年5月号/2014年9月号《黑带》

采访者:鲍勃·兰德斯 受访者:黄锦铭 翻译者:周靖昆

原编者注:在最初发表于2008年5月期《黑带》的采访文章的前言介绍中,鲍勃·兰德这么写道:“过去十年间,截拳道世界发生了很多事......黄锦铭师傅是主流认可的李小龙武艺的正统传人,我们应该把他的话记录下来。”

遗憾的是,在持续采访过程中,黄锦铭师傅于2010年11月离世了。鲍勃·兰德斯原计划是通过提问,解答那些长期困扰着武术家们且未经黄师傅及其弟子回答过的问题。

黄锦铭师傅当时七十岁,却仍致力于通过系统训练增强他的身体机能,加深对截拳道的体悟。

他毕生对武术,特别是李小龙截拳道的传承贡献,令他在2006年荣膺黑带名人堂年度人物。

采访过程中,黄师傅依然不知疲倦地遍访全球,教授学自李小龙的原传截拳道的科学格斗体系的精髓,籍此缅怀与他亦师亦友的李小龙。

有鉴于此,《黑带》杂志2014年9月号重温整个经典采访,以纪念李小龙的学生和朋友——黄锦铭。

文章图片2

问:遇见李小龙之前,你是怎样的生活状态?

黄:我当时疲于生计赚钱养家。

从小我就对功夫十分感兴趣,大一些之后,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拳击比赛,兴趣也开始向拳击转移。我拿拳击跟武术作比较,觉得拳击是更贴近现实的格斗术。

于是之后我都不再对学武术有所热忱,一直到我认识李小龙。

问:1967年,您在李小龙洛杉矶振藩国术馆上了他的私教课,此后不久,就去他家里参加后院私教,这是怎么一个过程?

黄:在开始唐人街振藩国术馆的拳术学习之前,我毫无习武经历。

虽然小龙看到我不通拳脚也不通武理,但他肯定感觉到了我是个有心人,因为我对于训练相当专注而刻苦。

当时,唐人街振藩国术馆里的同学,有许多原本就是黑带高手或拳击冠军,和他们比起来,我对武术真的是知之甚少,也没有学过功夫。这一点让小龙感到非常惋惜。

不过,他发现我来自香港,是一个跟他一样讲粤语的香港人,这是另一个最终让我们成为好友的重要原因。

文章图片3

李小龙和黄锦铭师徒合影。两人都来自香港,都说粤语,让两人天然亲近

问:你之前就说过,你俩都对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式拳击感兴趣,对嘛?

黄:那时,他会问我些细节问题,比如某个冠军的绰号啦。对我知道答案,他显得很惊讶。

虽然我没有练过拳击,但我对拳击还是很了解的——这得益于我读过很多与之相关的拳击专业杂志,能对历代的拳击冠军如数家珍,这是他让我进入他家后院进行训练的另一个原因。

后来,我发现拳击是小龙非常关注的一门格斗术,截拳道主要是借鉴了击剑跟拳击的实战方向发展出来的。

问:李小龙在振藩国术馆教学,采用的教学内容跟你们私教时用的一样吗?

黄:他私教时所教的,跟振藩国术馆的教学内容有完全不同。

这主要是因为振藩国术馆道馆教学有一整套的课程体系,有教学训练计划。振藩国术馆里的教学内容更偏向于咏春的东西

这点,我是在我们私底下发现的,他当时在后院教我他正在研究进化的截拳道内容。这些教学内容跟振藩国术馆里的偏传武的技术不一样,私教时更多是教他正在发展的截拳道体系

文章图片4

问:那您能具体说说截拳道是怎么演变的嘛?

黄:1967年,在JKD的早期阶段,咏春拳对他的功夫体系依然有很大的影响

然后,他改进并简化了他的功夫体系,尤其是警戒式的站姿。如果你比较1967年和1971年的站姿,你可以看到小龙如何精简并使其更有效率。

1967年,他的武艺仍然以咏春拳为基调,站姿相对正身而开放,手肘姿势也比较打开,这样方便应用封手攻击(如拍手,擸手等)。

随着他继续打磨进化他的格斗体系,他意识到封手打法在动态自由实战中并不是那么有效,也渐渐与他正在进化形成的实战体系结构不相匹配。

当他改变了格斗姿势,更多的趋向于动态中速度致胜的发展导向之后,小龙几乎剔除了封手打法。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1967年左右,李小龙和黄锦铭黐手对练。

如果你理解他的简单、直接的截拳道哲学理念的话,你肯定能理解封手打法的复杂性,并不是很简单、直接。

实战中应用传统的封手打法时,它将包括不少被动动作——比如,你要用好几步配合动作来完成一次封手攻击。

问:所以说,警戒站姿的改变,让封手打法和四门消打技术不再适合他的格斗研究方向了吗?

黄:后期截拳道警戒式,更多是为了机动性和闪避,同时尽量避免被动性的格挡或封打。

早期警戒站姿对于四门消打有利,但是却不利于发挥身体的力量线。

JKD的原则是注重经济性攻防,避免多余动作

攻防同步(连消带打)优于先阻挡进攻,再进行反击。格挡后再反击,会减少你的杠杆效应,以及力量的整合。

后期的站姿是为了远距离攻防而设计,非常有利于使用截击,因此,在后期站姿下进行截击要快得多。

文章图片7

黄锦铭师傅示范后期截拳道警戒式。更侧身,更利于流动中的打进打出

文章图片8

问:您是李小龙签发JKD证书的三个学生之一。你是怎么得到认证的?

(为道塾注:此问有误。经为道塾朱建华老师考证,曾获得李小龙宗师截拳道认证的亲传弟子,已知的至少有四位:伊鲁山度、黄锦铭、秦彼得、斯特林·西利芬特)

黄:那对我来说是极为特殊的一天。

那天晚上,我去小龙的家里上课。他指着桌子对我说:“这是给你的,你应该为它感到骄傲,因为我很少给学生签发证书。“

我意识到它是截拳道认证证书。我感到非常自豪,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文章图片9

黄锦铭意大利截拳道讲习会教学

问:李小龙的私教课程是怎样的?

黄:通常,私教课学习的,是小龙当时想达成的,或是他正在研究的内容。他可能会将我当作一个反馈对象。

比如,他可能会向我展示某个特定的腿法,然后,问我他做这个动作时的速度、力量和时机把握得如何。

有时,他会和我一起练习我有所欠缺的技术,我记得光练侧踢就练了两个月。

有时,我们共同做一些好玩的事情,比如学习给电影设计武打动作:怎么把握时机,如何给镜头,对手的反应和镜头角度都是要一一考虑到的。

我们并没有在一起做大量体能训练,但他为我设计了一个强化体能,提高力量的训练计划,包含有负重训练。

有时候,他也会教我如何通过专项辅助练习,来增加出拳和踢击的力度。有时候,私教结束后,他会带我一起跑步。

文章图片10

黄锦铭示范截拳道前手直拳

问:您还记得你们俩一起出席过的社交活动吗?

除了训练,我跟小龙一起经历过很多开心的事情。

记得有很多次,待训练结束后,我们会倒上一杯冷饮,探讨武术和哲学。我们还一起去电影院看戏啦,去餐馆吃饭啦,我也记得他喜欢跑大老远去书店看书

1972年12月,小龙邀请我、赫伯·杰克逊还有严镜海一起去香港小聚。当时严镜海病得很厉害,不能成行,所以就只有我跟赫伯两人作伴去了香港,当时就住在小龙的家里,一住就是好几个星期。

其中有件有趣的事情,小龙要我们带上训练器材,因为他家里没有什么装备可以用于训练的。所以我跟赫伯把我们的行李箱装满了训练装备,没有装什么个人用品。我们当时想啊,小龙肯定会给我们准备这些日用品的。

文章图片11

1972年,黄锦铭和赫伯一起为李小龙在香港家中组装的多功能健身器

问:李小龙研习咏春多年。您老认为他为什么最终放弃了咏春的元素?

黄:李小龙少年时专门学了大约四五年咏春拳,所以,他早期教的基本上就是咏春拳。

当他来到美国的时候,这真的打开了他的思维,他能够体验、研究许多不同的东西方武术,还有拳击和击剑。

他开始研究如何修改咏春拳,他经常问自己:“用两只胳膊和两条腿格斗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随着小龙的不断深入进行研究,他意识到很多咏春的技术因其固有的局限性而无法在实战中起作用,咏春非常传统化。

传统的武术往往会沿袭过去几百年前人传下来的东西,难于改变。因此,小龙逐渐开始将他的武术研究更多的放在拳击和击剑的方向时,他的目光投向了格斗科学的研究——比如以物理定律做为研究准则,而不是传统经验——他终于意识到了,传统的咏春拳已经不再适合他的武学体系的发展导向了。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李小龙的武学研究手稿

1965年,在加州奥克兰与一名来自香港的功夫师傅比武之后,李小龙意识到咏春拳的诸多局限。他觉得他应该在几秒钟内速战速决结束比武,而不是三分钟。

这是一个真正的转折点,他开始更深入地审视和解析他所掌握的武技体系和他自身的身体条件。

我认为这次比武事件促成了截拳道的最终诞生,并进一步让李小龙远离了咏春拳。

他掌握的咏春基础像锁链一样,桎梏了他在武学和实战上的进一步发展。他要去找一条出路。当他把拳击和击剑的元素带进他的武学体系时,小龙渐渐放弃了咏春,形成了自己的现代化的警戒式站姿。

这一改变让他的武术体系产生了飞跃性的突破,他超越了咏春。

文章图片14

美式踢拳之父乔·刘易斯认为李小龙是现代全接触格斗之父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截拳道,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踢拳和MMA的先驱标杆,也是真正意义传武现代化、科学化转型最彻底的实战武道

问:有些人坚信:李小龙永远无法完全摆脱咏春拳的基础所带来的影响,因此要学好截拳道一定要练好咏春。

黄:那些说这句话的人,对李小龙的肢体表达艺术都是没有真正理解的人,或者说他们试图靠消费李小龙来推广自己的拳术。

这样的论调非常荒谬,因为小龙天生的身体跟智力条件出众,非常擅长探究事物的本质,体系化改进并适应性发展。

小龙已故的密友艾德·帕克曾经说,他首次向李小龙展示了一些肯波空手道的技艺,李小龙就能马上做得和他一样好,第二次再做,还能做得更好

小龙告诉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格斗者,最最重要的是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文章图片17

1962年,李小龙和美国空手道之父艾德·帕克(中)、空手道家卡斯特罗武学交流

文章图片18

1964年,艾德·帕克邀请李小龙参加长堤国际空手道大赛演武,让他一飞冲天,从此跻身美国武坛主流圈

问:恐怕没几个人都知道李小龙曾经和你在你的小公寓住过两个星期。你当时和他的大丹犬是怎么相处的?

黄:小龙一家在我那借宿,是因为他要搬迁的新居当时还要两周才能入住,而当时他现住的房子又住不了了。

小龙告诉我,他准备带着一家子搬到学校住着。我说,“那住我家呗?”于是琳达和国豪睡在我卧室里,小龙睡在我家沙发上,我睡在地板上的床垫上。

那只大狗想趴我身上睡。我(不乐意)就会把他赶走,但他赶了又会跑过来。过了一会儿,我只得投降:“行吧,你跟我睡呗。”(笑)

文章图片19

李小龙一家和他们的大丹犬

问:你参与过李小龙对詹姆斯·柯本和史蒂夫·麦昆的许多私教课程中, 这里面里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有几次,小龙他们聚会时我也在场。詹姆斯·柯本很看重哲学,小龙在哲学研究上修为深厚,我觉得这一点对詹姆斯有很大的吸引力。

我对史蒂夫·麦昆了解得相对更深些。有一次小龙带我去史蒂夫家里,他家在洛杉矶韦斯特伍德区。他的房子就像一座18世纪的城堡。

我们可以在他的豪华庭院里训练,里面遍布砂石,石头表面很粗糙。训练中,史蒂夫绊倒了,石头割伤了他的大脚趾,趾头上挂着一大片肉。当时场面非常血腥,小龙说我们最好停下来。

史蒂夫说:“不,我们继续训练。”史蒂夫真是个硬汉子,身体控制力非常好。

文章图片20

1973年,詹姆斯·柯本与李小龙在香港。柯本试图说服李小龙回好莱坞重拍曾被他自己否决的《无音笛》》

文章图片21

李小龙带好莱坞巨星麦昆出席艾德·帕克举办的空手道大赛,以增加大赛号召力。图右为著名日裔空手道家

文章图片22

罕见历史照片:李小龙指导麦昆和一位空手道家在车库训练

问:乔·刘易斯曾经说过,你们是老朋友,您也是他在李小龙在世时见过的唯一的徒弟。

黄:在李小龙家后院,我经常能看到乔·刘易斯跟小龙师父在一起训练。

乔是一位出色的武术家,也是当时擂台赛顶级职业拳手。小龙指导他截拳道全接触踢拳技艺,带他一起研究如何改进他的擂台搏击技术和战术,有时我也会参与进来和他们一起研究。

通常,老乔过来训练很严肃认真,但有时候,他也会开开玩笑,我们的训练也会多几分乐趣。

后来,乔赢得了全接触踢拳比赛的冠军。

在小龙去世20年后,老乔和再次跟我取得了联系,我们一起在讲习会上授课,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

文章图片23

黄锦铭在李小龙家中后院进行滑轮组控腿定型训练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黄锦铭和乔·刘易斯截拳道师兄弟曾多次共同举办原始截拳道训练营

问:在李小龙去世后,你肯定有段日子感觉失去了主心骨吧?这之后,你是怎么将你的截拳道训练并提升到现有水平的?

黄:于我而言,在小龙师父仙逝后,继续去传承他的格斗艺术并不是一件易事。我失去了一位良师,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所幸,有一良友赫伯·杰克逊,他也长期跟随小龙师父学习,我们得以一起研究我们所学的----主要是科学格斗技巧。

我一直在设法最大程度保存我从小龙师父那学到的东西,从未研究过其他的武术。慢慢地我也去研究他的著作。

我花了大约15年多的时间训练和研究,才真正理解了截拳道是怎么一回事,然后,花了更多的时间来打磨自己的技巧。这些确实耗费了我相当多的功夫。

小龙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信息,这些信息就像一张路线图,可以指引后人前进的方向,但是你必须要深入地学习研究这些信息,才有可能把它们融会贯通地整合起来。

通过过去15年的教学,我学到了很多关于JKD以及对于自己的理解。

文章图片26

问:在您的研究之下,是否发现了李小龙没有教过你的内容?

黄:我花了30到40年的时间,研究和学习截拳道,确实发现了许多小龙从未教过我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原本就包含在截拳道体系结构之内。

武术的创新是在充分理解其的内在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你真的能够理解这些,就可以进一步对武术进行简化。

我所学到的一切,都是截拳道体系以内的东西,没有来自其他武术的东西。我的任何发现都已经包含在小龙师父对截拳道的设计蓝图之中了。

小龙师父的笔记跟手札的内容可以提供一个指导方向,所以坚持并遵循李小龙的原则,你所练习的就是截拳道。

问:你有没有听说过“缩水版截拳道”(jeet kune do lite)这个词?

黄:我2001年就听说过这个。

这位JKD教练的意思是,大多数人所教的截拳道都是打了折扣的。他也说人们过度商业化JKD,有点像快餐版截拳道。他想说明的是都是人们贪婪无度才会有这样的行为。他暗示人们是因为受贪婪等驱使才会造成这样的行为。

问:有些人参加一个2到5天的课程,花2,000美元到4,000美元的学费,就能被认证为截拳道教练。这个你听说过吗?


黄:小龙要是知道有人没练过几天,就被授予截拳道教练,而有人借此敛财的话,肯定会气得从坟墓里跳起来。这种做法极其愚蠢,简直是被钞票蒙住了心眼。

想成为一个截拳道教练,必须经过多年苦练,去真正理解截拳道。

要是哪个教练在短暂的讲习会后就对学员进行认证,那就表明这个人没有诚信,对武术没有基本的敬畏。

文章图片27

黄锦铭、李小龙、伊鲁山度

问:李小龙给你的最棒的礼物是什么?

黄:我从他那里得到了很多。

从天性上看,小龙天生是位给予者,而非接受者。他一生都在奉献自己和知识。

多年后,我才意识到他给了我多大的帮助。我花了很多年才弄明白他的肢体表达艺术,并意识到他的艺术,不仅适用于武术,它还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引你表达自己。

我从他的传授中学到了“效率”和其他东西——这些让我自信,自立和自强。这些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问:李小龙已经走了那么多年了,你还想他吗?

黄:是啊,我想念他,但与此同时,他仍然与我同在,尽管我见不到他。

在我教学、阅读他的笔记或练习时,我能感觉到他和我在一起。

当然,我想念那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小龙师父——我最好的朋友。

我能感受到他的存在。即便是现在,他依然在指导我。

注:作者鲍勃·兰德斯( Bob Landers)是已故黄锦铭师傅的门徒,他在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指导一个截拳道训练小组。

文章图片28

李小龙指导黄锦铭和弟子读书

文章图片29

李小龙夫妇出席黄锦铭的婚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