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起罗马尼亚的斯特凡大公,大家可能会相当陌生,毕竟作为一个四分五裂罗马尼亚时期的小国摩尔多瓦君主,他的权势远比不上欧洲赫赫扬名的恺撒大帝、查理曼大帝等人,但对于罗马尼亚人民和罗马尼亚民族来说,斯特凡确实罗马尼亚国家的民族英雄! ![]() 咱们上期内容刚刚讲了罗马尼亚斯特凡大公的崛起之路,从早年经历变故躲到邻国避难,再到重整旗鼓回国夺位;从当上大公整顿国家,再到对外出击干掉政敌,斯特凡大公最终奠定了他的统治基础 而就跟许许多多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一样,斯特凡并没有安于现状,始终将复兴国家作为人生最高追求,于是在他稳定内部,保障了政治安全后,最终他的目光放在了外部...... ![]() 今天的摩尔多瓦 而咱们本期的主要内容就是斯特凡大公如何从一个摩尔多瓦的大公,最终经历坎坷,成为了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过程,即斯特凡的彪悍人生! 出击公元1461年,时任瓦拉几亚大公的穿刺公弗拉德三世因为拒绝向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纳贡称臣,于是最终在次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推翻,不得不流亡匈牙利 ![]() 穿刺公弗拉德三世 而美男子巴萨拉布·拉杜大公则被奥斯曼人扶上了瓦拉几亚大公的位置,于是乎强盛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又向欧洲腹地进一步推进了 作为唇亡齿寒的摩尔多瓦公国来说,瓦拉几亚的遭遇无疑是个大预警和大震撼,尤其对于像斯特凡这种政治嗅觉敏锐的统治者来说更是如此 ![]() 摩尔多瓦/摩尔达维亚 当时斯特凡大公统治下的摩尔多瓦公国周边环境十分恶劣:南方是步步紧逼的奥斯曼帝国军队;西方是早就虎视眈眈的匈牙利王国;东方还有经常袭扰的鞑靼部落;北方更有雄强的波兰立陶宛王国...... 而摩尔多瓦什么都没有,为了保卫这个脆弱的国家,斯特凡开始大力加强国家军事力量建设,甚至在他的亲自参与下,摩尔多瓦全国组建起御军约1000人、禁兵约3000人,这两只部队皆由全国各地的中、小地主组成,他们往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 此外摩尔多瓦还有义勇军骑兵约4千人,由自由农所组成,主要自费配备长矛、弓箭、刀剑等武器,战斗力当然也就更低一个档次 除了这些正规部队外,摩尔多瓦还有非正规骑兵约3万人,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临时召集,随手拿起手头的棍棒、斧头、镰刀、等就可以参加战斗,另有农民步兵2万人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摩尔多瓦精英部队数量不多,但他们的装备却很精良(相对而言),因为斯特凡大公亲自为部队购置武器,在这些军队中甚至还有少量使用新式武器的炮兵 ![]() 这些部队最终在1469年春进攻彼得·阿隆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斯特凡的宿敌彼得·阿隆最终在奥尔比克乡被抓住,并最终被处死,斯特凡由此巩固了大公之位(详情参见上期内容) 而最终斯特凡的未雨绸缪果然到了它的使用时刻:公元1470年8月,伏尔加汗马马克统帅鞑靼部落大举入侵摩尔多瓦,而一直有所防备的斯特凡在得到预先通知后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 ![]() 鞑靼 摩尔多瓦军队让军民躲进森林,并采取袭扰战术袭击鞑靼人的后队,鞑靼人担心后路被截断,一时间军心大乱而被迫撤退,结果遭到埋伏部队的袭击,斯特凡大公趁着鞑靼军队渡河之际突然发起袭击,鞑靼人几乎全军覆没,就连马马克的儿子和弟弟都被俘后处死 ![]() 斯特凡大公 此一战打出了斯特凡的威名,此后为了对抗更加强大奥斯曼帝国的入侵,斯特凡大公在慎重考虑后最终决定和匈牙利王国改善关系,力图建立反土同盟! 为了赢得更多的筹码,斯特凡还跟西方的威尼斯共和国加强了联系;并且还和亚洲的反对土耳其的土库曼白羊王朝统治者乌宗·哈桑建立了同盟,就这样,一个简陋版的反土战线建立了起来 ![]() 威尼斯共和国(红色部分) 但拉帮结派并没有在根本上改善摩尔多瓦的困境:因为当时的瓦拉几亚已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所控制,也就是说奥斯曼大军随时可能威胁到摩尔多瓦的边境安全 ![]() 土库曼白羊王朝 公元1472年7月,土库曼白羊王朝统治者乌宗·哈桑与奥斯曼帝国统治者穆罕默德二世在西亚地区交战,作为反土同盟的一员,乌宗·哈桑派出了使者要求跟斯特凡联手对付奥斯曼帝国,于是斯特凡大公最终先声夺人率领军队入侵瓦拉几亚! ![]() 乌宗·哈桑 一年后的1473年11月18日,摩尔多瓦跟瓦拉几亚(奥斯曼附属)双方在水泉发生激战,战斗过程咱们且不细表,最终瓦拉几亚大公,也就是奥斯曼扶持的“美男子”拉杜三世被打败,不得已逃亡到奥斯曼帝国境内 而胜利的斯特凡则很快扶持了老巴萨拉布·拉约特为新任瓦拉几亚大公,为了防止叛乱,斯特凡还将他的妻女带回摩尔多瓦“照顾”,结果老巴萨拉布·拉约特依然选择臣服于奥斯曼帝国,瓦拉几亚又重新落入到了奥斯曼土耳其的控制之下...... 再战等到1474年夏天,腾出手来的奥斯曼帝国统治者穆罕默德二世立即要求摩尔多瓦向奥斯曼帝国交纳贡金,此举当然被斯特凡所拒绝,而奥斯曼也毫不意外的准备进军摩尔多瓦! ![]() 穆罕默德二世 为了应对将要到来的威胁,斯特凡早就向当时的波兰国王卡齐米日四世和匈牙利国王马加什一世求援,好歹唇亡齿寒,但斯特凡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援助 ![]() 波兰国王卡齐米日四世 另一方面奥斯曼帝国则派遣了宦官苏里曼为总指挥,统帅大军号称12万入侵摩尔多瓦!而对面的斯特凡满打满算也就4万多军队,还有不少农民在里面,双方实力及其悬殊! ![]() 匈牙利国王马加什一世 在此种逆境之下,斯特凡在紧急御前会议上对大臣们慷慨陈词:“上帝遣来异教徒,不是为了考验我们的勇气,而是为了考验我们的信仰!” ![]() 斯特凡 而为了以少胜多,斯特凡又用起了他惯用的坚壁清野、避敌主力、游击骚扰、着重打击的战术,利用当地地形跟天气与奥斯曼大军周旋 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475年的春天,奥斯曼大军因为久久寻找不到摩尔多瓦的主力所以一筹莫展,到了1月17日这一天,决战最终到来... ![]() 奥斯曼大军 1475年1月17日,斯特凡在瓦斯卢伊附近的一座高桥发动伏击,此地为沼泽地,两面背水,所以优势兵力的奥斯曼帝国兵团无法展开,而摩尔多瓦军队则靠着袭扰将奥斯曼大军引入了埋伏圈 正当奥斯曼军队发觉陷入埋伏的同时,摩尔多瓦精锐部队迅速从正面发动攻击,奥斯曼大军陷入泥沼无法展开,一时间军心大乱,统帅苏里曼见势不妙赶忙下令后撤,结果此举正中斯特凡下怀,早就等待多时的埋伏部队突然从侧翼和后方发起突击,奥斯曼大军陷入混乱,光是被自己部队踩踏死伤者就无数 ![]() 而斯特凡则下令乘胜追击,战斗一直持续了三天,而此战当中摩尔多瓦军队那4万名装备低劣的农民义勇军在斯特凡三世大公的领导下成功粉碎了装备精良的12万奥斯曼大军!史称“高桥之战”! 以4万弱军大败12万强兵,斯特凡不仅在世界军事史上留名,更是通过此一战提高了摩尔多瓦在东欧的地位! ![]() 斯特凡大公雕像 战后斯特凡向基督教国王们写了一份公函,上面写道:“我们凭着我们的基督教信仰和我们的王朝起誓,我们将昂然挺立,为基督教的教义战斗到死,我们托庇万能的上帝的帮助,已经斩断了邪教徒的右手,如今你们诸位也应该这样做,无论是在海上还是陆上,立即严阵以待!” 果然斯特凡的担心应验了:因为高桥之战的失败,奥斯曼帝国统治者穆罕默德二世大为震怒,震怒之后最终决定亲征摩尔多瓦! 抗土英雄公元1475年5月,精心准备后的奥斯曼舰队从伊斯坦布尔出发,其航线直指克里米亚半岛,当然这次大军的指挥者正是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穆罕默德二世,他还有一个外号叫绰号“法提赫”,即“征服者”! ![]() 穆罕默德二世 在穆罕默德二世的亲自指挥下,雄强的奥斯曼大军迅速攻下了克里米亚南部的重要港口——卡法,并在奥斯曼大军的威慑下,克里米亚汗国的大汗门明格里·格莱同意臣服于奥斯曼帝国 ![]() 克里米亚汗国 克里米亚的“被征服”意味着摩尔多瓦东部边境同样也受到了奥斯曼的直接威胁,加上西南方的瓦拉几亚地区,摩尔多瓦可谓“腹背受敌”。 而斯特凡不甘坐以待毙,一方面将摩尔多瓦军队主力集结到雅西一带对抗奥斯曼,另一方面加紧向波兰和匈牙利求援,而此时短视的波兰和匈牙利依旧不为所动 ![]() 斯特凡 公元1476年5月,穆罕默德二世派使者前去要求斯特凡纳贡称臣,斯特凡自然严词拒绝。于是乎在5月13日,穆罕默德二世率领号称15万大军大举进攻摩尔多瓦,与此同时1万2千瓦拉几亚的军队也在发起进攻 ![]() 穆罕默德二世率军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当时东方的鞑靼人已经臣服于穆罕默德二世,也在6月份出兵进攻摩尔多瓦向奥斯曼纳上“投名状”,换言之奥斯曼方面两路大军十七八万人一齐向仅有1万2千名正规军的摩尔多瓦出击! 斯特凡大公不仅要面对以少战多的困境,更是要解决陷入两面作战的危机。为此斯特凡大公将半数兵力布置在城中坚守,其余的轻骑兵部队则进行机动的袭扰作战,不断消耗土耳其的有生力量,另外依旧采用了惯用的坚壁清野战术 ![]() 《斯特凡大公》剧照 而奥斯曼大军一方面攻城不下,另一方面屡遭袭扰,更为关键的是因为坚壁清野,所以大军的后勤只能依靠漫长的补给线,久而久之奥斯曼大军的锐气尽失,但依旧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 就在这种情况下,摩尔多瓦的斯特凡与奥斯曼的穆罕默德二世,最终在1476年开启了大决战!而这一战最终改写了摩尔多瓦国家的命运...... ![]() 那么这场关乎摩尔多瓦国家生死存亡的战斗是怎样的过程?奥斯曼跟摩尔多瓦究竟又鹿死谁手?斯特凡大公又将创造怎样的奇迹? ![]()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