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松he上世纪的回忆-38 湖北游纪 50-90年代

 青松he 2022-06-17 发布于美国
         湖北是我的故乡,“我出生在战火纷飞的1938年,当时日寇正在围攻武汉。我们全家从武汉逃难到宜昌,在我出生三个月后,日寇又进攻宜昌,父亲又举家向湖北西部的山区逃难。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步行,我们一家才隨逃难的人群到达湖北西部的山区--恩施沙头沟.抗战期间,湖北省政府和些大中学校也都迁到恩施。就在这里,我渡过了我的童年.。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我才和家人一起回到武汉。”
        我的少年时代就是在武汉渡过的。在鄂西逃难时我一直无条件上学,直到八岁回到武汉才啟蒙读书,先后在地处汉正街的汉口八小,地处武昌彭刘杨路的中心小学,地处汉口长春街的铁路小学上学。直至1952年从汉口铁路小学毕业.在小学四年级前,我很贫玩而不願学习,常常逃学,记得在武昌读书时,我常在上课时与同学一起爬到学校旁边的蛇山上去玩而受到老师批评。直到四年级时,我才突然醒悟而刻苦学习起来 ,成绩也突飞猛进,一下从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而跃为全班第一名,并一直保持这种学业优势到大学毕业。
       1952年我从汉口铁路小学毕业后,考入汉口铁路中学,后来又随着父亲的频繁工作调动而转学到郑州铁中.新乡铁中就读,直到1955从新乡铁中初中毕业.而考入郑州铁中高中部,读了一年,由于怀念故乡而又转学到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学习,直至高中毕业.这就是我的少年时代.是一个到处颠簸转学流动的时代。“
     武汉是我的故乡,我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时代大部分时期都是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汉正街一带渡过的,我入蒙的汉口八小就座落在汉正街,记得小时候我常偷着与小朋友们一起去汉水学游泳,有—次还差点被淹死。
     1958年我从武汉26中高中毕业后,就离开了武汉,以后虽然也经常回武汉探亲和出差,但再也未在此长住,因此,留下的照片并不多。

 1950年春节   全家福
 1953年春节   全家福
 1952.7   汉口铁小 小学毕业全班同学
 1955年春节

 1956.7  武汉26中 勤工简学

 1957.7  武汉26中
 1957.9   东湖公园
 1958.2   武汉展览馆
 1958.7  武汉26中  高中毕业全班同学

 1958.8   高中毕业
 
 1971.9   长江大桥
 
 
东湖公园   归元寺  1979.11
 东湖公园   归元寺  1979.11
汉川市叶集镇   1982.12  
 汉川市叶集镇   1982.12  
 
  中山公园   1982.12
 黄鹤楼  1987.11
 武昌车站  1988年
 
 东湖公园   1993.4
 汉川市叶集镇  1993.4
 青松he上世纪的回忆  1993.4
 
  汉川市叶集镇  1993.4
  汉川市叶集镇  1993.4
  汉川市叶集镇  1993.4

   1993.4
 
 1994年10月的武汉.武昌阅马场
  1994年10月的武汉.武昌阅马场

阅马场原为清军马队操练之处,后成为一个富有革命传统 
阅马场阅马场
的地方,是武汉知名度很高的广场,新中国建立后,这里经规划建成一座占地4.8公顷的纪念性广场。场内红楼巍峨,巨像昂然,丰碑卓立,松柏苍翠,人们多到此瞻仰与游览.




1994年10月的武汉.武昌阅马场.武昌起义都督府旧址
 
    阅马场北部的红楼,今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原是清末湖北谘议局所在地,始建于1909年(宣统元年),1910年落成。为一组建筑群.形式类似近代西方国家的行政会堂。上下两层,面阔73米,进深42米。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上层顶端正中有教堂式的望楼矗立,具有西欧古典建筑的风格,气派非凡。门窗线条精巧,外墙壁饰有禾穗、莲花等图案的浮雕,显得古朴典雅.


 1994.10

                         2022.6.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