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的都知道,给娃洗澡可是件麻烦事儿,尤其现在天热了。 洗澡水温到底多少度最合适? 洗澡室温多高最暖和? 一周洗几次最好? 总结起来就两个字——纠结! 其实对于不同皮肤状态、不同年龄段的宝宝,不同季节洗澡,还是有一定讲究的。 我们请来了皮肤科专家余佳,聊聊宝宝洗澡这件「小」事,到底该咋整。 新生儿(< 28 天) 应该怎么洗澡? 新生宝宝的皮肤特别娇嫩,夏季很容易因为潮湿闷热环境导致出现痱子、湿疹等皮肤问题,需要爸爸妈妈更加细心的照顾。 1 洗澡频率 新生儿的皮肤厚度不及成人,皮脂分泌比较旺盛,自我代谢能力差。需要相对频繁清洁皮肤,避免油脂过度堆积在皮肤表面导致出现脂溢性皮炎、尿布疹等皮肤病。 通常情况下,在新生儿出生 24 小时后进行第一次洗澡,之后可以保持每天或隔日1次。 夏季洗澡,如果是在比较炎热的南方区域,可以每天洗澡护理,如果在北方相对比较干燥的环境,可以隔天一次洗澡 [1][2] 。 2 洗澡温度 给新生儿洗澡,大多数季节推荐室温保持 26~28 ℃,而夏季推荐室温在 24~26 ℃ 比较合适,水温保持在 36~38 ℃ 左右,最好用测温计提前检查水温,避免孩子过热或者烫伤 [3][4] 。 夏天如果沐浴环境温度偏高,建议适当开门通风,或者选择有空调恒温的房间,采取盆浴给孩子洗澡,避免闷热环境洗澡导致孩子出现中暑或者痱子的情况。 3 洗澡方法和时间 提前准备好洗澡前后需要用到的所有用品,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可以保证洗澡期间始终有一只手扶住宝宝。记得洗干净双手,再给宝宝洗澡。 新生儿可以使用盆浴洗澡,水量可以没过肩部,保持头面部高于水面。 洗澡顺序由上到下,从宝宝的脸部开始。用沾湿的小毛巾轻轻顺序擦拭眼睛周围、鼻子、嘴巴、额头、脸颊和下巴。注意不要让水大量直接进入眼睛和鼻子。 ![]() 再是洗头。将宝宝抱起后用手肘夹住,用手稳稳托住脖子后面,用新生儿沐浴露按摩洗净头部,避免泡沫进入宝宝眼睛。 接下来洗宝宝的身体和胳膊。让宝宝枕在左手前臂上,左手环绕搂住宝宝的腋窝下面,稳稳地托住宝宝。先清洗脖子、腋窝和胳膊,不要漏过宝宝的胳膊内侧、脖子后面、手指缝和脚趾缝。接着清洗前胸和肚子。尽量避开脐带周围,避免肚脐孔进水。 清洗背部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可以面对面抱住宝宝,请另一个人帮忙清洗。如果要一个人给宝宝洗澡,要注意抱稳宝宝,用右手牢牢托住宝宝腋窝,让宝宝翻身略微前倾趴在手臂上进行清洗,避免宝宝滑到水里。 最后让宝宝翻身回来继续枕在左手臂,洗双腿、大腿根、会阴和臀部。脚趾缝也要注意清洗到位。 家长要注意所有动作都是托稳宝宝,给脖子和脊柱以支撑的。此外清洗要轻柔迅速,时间尽量不超过 10 分钟,不建议搓洗、强力按压或搔抓 [5] 。 如果宝宝的脐带还未脱落,可以提前贴防水护脐贴以注意肚脐过度沾水浸泡,也可以在脐带脱落前采用擦浴的方式。 4 洗澡产品使用 如果新生儿宝宝有明显奶癣或者胎脂残留,洗澡洗头时候适当揉搓,促进这部分奶癣痂壳脱落,沐浴产品使用频率为一周 2~3 次就行。 如果宝宝头面部油脂分泌特别旺盛,甚至有脂溢性皮炎或者痱子发作,也可以每天用婴儿沐浴产品清洁额面部、耳部、头皮,严重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每周使用两次酮康唑洗液洗头。 头部的乳痂不建议过度清除,如果存在影响头发生长的特别厚的痂壳,平常洗头清洁不掉,可以洗澡前在头皮上涂抹婴儿油 3~5 分钟,随后洗澡时用软刷清洗去除。 5 洗澡后护理 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比较弱,给宝宝洗完澡后,将宝宝抱到平铺的浴巾上,擦干皮肤时动作也要轻柔,用浴巾将宝宝裹起后,仔细擦干大腿根、屁屁、手肘等有皮肤皱褶的位置。沐浴后建议立即涂抹婴儿专用润肤剂。 有些家长会在孩子洗澡后用婴儿油按摩,夏季如果孩子皮肤湿润度尚可,可以用婴儿油临时替代一次保湿润肤产品。 但如果孩子本身头皮、额面部、颈部和四肢大关节比较容易出汗,不太推荐频繁全身抹油,容易出现脂溢性皮炎加重的情况。 ![]() ![]() 婴幼儿(> 28 天) 应该怎么洗澡? 婴儿期的宝宝皮肤依然很薄,需要通过一年左右的生长,皮肤才能逐渐完善屏障功能,接近成人皮肤的厚度。 1 洗澡频率 大多数季节一周洗澡 2~3 次即可,但是夏季需要根据当地环境和孩子皮肤湿润状态来增加洗澡频率。 如果处于南方湿热环境,可以每天清水洗澡,如果孩子出汗较多、皮肤容易有汗渍残留,建议一周用 3~4 次沐浴产品清洁。 北方干燥环境但是宝宝活动量大、皮肤本身湿润度可的宝宝,也可以采取同样护理方式。仅少数皮肤特别干燥且处于北方干燥环境的宝宝,夏季建议隔日 1 次洗澡,需要配合沐浴产品清洁。 因为每次洗澡都会影响孩子皮肤表面比较薄的油脂膜平衡,所以不管南方、北方,洗澡后建议给宝宝涂一层保湿乳液护理。 2 洗澡温度 婴儿期的宝宝,夏季洗澡水温在 34~36 ℃ 即可,不建议超过 37 ℃ 即可,同样家长建议提前测温,避免水温过高损伤宝宝的皮肤 [4] 。 室温控制在 24~26 ℃ 就行,如果孩子有夏季游泳需求,水温建议控制在 32~34 ℃ 左右。 3 洗澡方法和时间 宝宝不会爬时,推荐盆浴,时间在 5~10 分钟,步骤与新生儿洗澡大致相同。 当宝宝可以独自站立后,可以选择开始淋浴,时间最好不超过 5 分钟。一般淋浴相对盆浴会更加卫生。 避免使用浴室座椅,宝宝坐不稳时容易翻倒受伤。洗澡时也要让宝宝站得离自己足够近,可以扶住宝宝防止摔倒。 可以直接用干净的双手清洗,会比海绵或毛巾擦洗更为合适,避免用力摩擦,损伤皮肤屏障。 清洗顺序从上到下,从给宝宝洗脸和洗头开始,再向下清洗身体、胳膊、背部、屁股和双腿,防止先洗过的区域沾上后洗掉的冲水或泡沫。宝宝皮肤有皱褶的部位要注意洗到位,比如耳朵后面、脖子后面、胳膊内侧、大腿根、手指缝和脚趾缝。 如果有家长特殊情况要离开浴室,一定要带宝宝一起离开,哪怕留宝宝独自在浴室几秒钟也是不安全的。 4 洗澡产品使用 洗澡时建议选择宝宝专用的沐浴液,成分温和安全,更适合细嫩的皮肤。 普通的肥皂会让宝宝皮肤变干,如果一定要使用肥皂,也要选用 pH 值中性的婴儿专用肥皂。 5 洗澡后护理 洗澡后及时轻柔擦干,尤其注意皮肤皱褶处。擦干后尽快全身涂抹婴儿专用的润肤乳,避免宝宝皮肤干燥。 ![]() ![]() 特殊皮肤的宝宝 怎么洗澡? 1 长痱子和淹脖子的宝宝 夏季最常见的皮肤病就是痱子(也就是热疹)和淹脖子、间擦疹。 出现这类问题通常是孩子受环境热刺激导致出汗增加,部分汗液通过皮肤发挥不出去导致闷在皮肤出现小疹子——痱子,或者皮肤皱褶部位因为出汗摩擦出现发红流水情况——淹脖子、间擦疹。 这类宝宝日常护理重点是避免热刺激、保持局部皮肤干燥凉爽,必要时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或者氧化锌软膏护理。 同时注意每天洗澡,一定要保证皮疹区域每天洗澡一次,且使用婴儿沐浴产品扒开皮肤褶皱仔细清洁,有热疹的小籽籽区域还可以用毛巾轻轻搓洗,促进小籽籽尽快代谢消退 [6] 。 2 长湿疹的宝宝 宝宝有湿疹,主要是因为皮肤保湿没做好。 如果宝宝的湿疹主要表现为干燥红斑,没有流水结痂,秋冬季节可以不用洗得那么频繁,一周 2 次清水洗澡就好。 夏季因为这类宝宝通常需要涂保湿霜,增加皮肤湿润度,一般每 3~4 个小时涂抹一次保湿产品,通常还可以每天清水洗澡一次护理,洗完澡立即全身涂保湿霜比较合适。 如果宝宝湿疹的部位流黄水、结痂,建议每天至少用清水洗澡一次,隔天一次搭配沐浴产品清洁皮肤,这样可以及时洗掉皮肤表面的污物和减少皮肤表面细菌、真菌的数量,有助于湿疹的恢复。 洗澡水温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要超过 10 分钟、洗澡后及时涂保湿霜,以免加重湿疹问题。 3 红屁屁的宝宝 红屁屁的宝宝要注意保持屁屁的清洁,尿了拉了都要及时用清水洗干净,除了要立马涂上保湿霜之外,每天还要用 1~2 次氧化锌软膏,或者含氧化锌的护臀霜来加强局部护理。 如果女宝宝的外阴分泌物增多,在洗澡时要及时清洁,避免细菌或者真菌在局部皮肤过度繁殖、加重红屁屁。 总之,给宝宝洗澡,看似是一件很小的事,却有很多细节之处。除了在频率、温度、洗澡时间等有讲究之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留宝宝一个人在浴室,以免发生意外! 多花点心思,才能给宝宝 360 度全方位的呵护哦。 |
|
来自: 闲云野鹤qpab3u > 《母婴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