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 | 通过认识孩子,得以认识自己

 道德经学用 2022-06-17 发布于北京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中国的防疫理念,也是根本的出发点。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感恩。上海,已经封控了一个多月,疫情管控严格到位。一次次居家做抗原自测,一次次外出排队做核酸检测,一次次封小区、封楼栋。每家每户的老老少少都听从指挥,积极配合。因为,谁都知道,牺牲短暂的“自由”,坚持动态清零,换来的是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

在封控的这段时间里,我作为一个《道德经》学用的践行者,除了在家每天坚持诵读《道德经》,做“道德经养生拳操舞”之外,倒是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家人相处,特别是跟着家里的两个宝宝(一个是上幼儿园大班,一个是两岁多点)嬉闹追逐,交流学习,时间过得特别快。

从早到晚,在忙忙碌碌中,

充实又快乐着

我是不折不扣的家庭厨师,管辖着一日三餐。早上准备了早餐,又转眼间到了午餐。睡了个午觉,又准备孩子们的下午茶和茶点。刚刚完毕,即刻又要开始晚餐的打打闹闹、舞棒弄枪。期间稍有空闲,就做了孩子王,时不时还要变身为其他的角色。不知不觉中,一天又一天就这样子开开心心度过了。

一天到晚地与天真无邪的孩子打交道,其乐无穷。值得一提的是从中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超越自我的成长之路,即返璞归真,修德修道,做一个和谐、利他、真实的人!与此同时,还非常让我感恩的是从孩子身上,认识了自己。

记得《问道心得》说:“修德,就是趋向无我。一个人越无我,越快乐;越无私,越能成其大私。人生本无患,私欲多了,才生出祸患。知晓宇宙的奥秘,站在时空的源头,我们会发现:一切清清楚楚,根本无需纠结。和谐本来就在,只要找回心中的道,幸福原本就属于我们。”

当我们真实地与孩子在一起做一回孩子时,真的会感觉到无理由的喜悦吸引着无理由的喜悦,那种通达又光明的守母与知子之间的自由往来,是那么的妙不可言。

疫情期间的女儿要帮忙管着我每天要下锅的饭菜资源,天天的抢菜、组团、拼合拆分等等已经忙得不亦乐乎,还要定时管理孩子的网课等。女婿在“大白”劳动岗位的第一线不辞辛劳,无暇顾及到我们小家,只有我的先生在家自由自在玩玩手机、喝喝茶,加上起个晚觉,睡个早觉,好一个悠游自在,还对我说:“家里也要一动一静,你们动,我就静!”

呵呵,我见怪不怪。其实,在我的见怪不怪里,已经拥有了冷漠,但我以前都未曾发现,而就是这一次与孩子们相处中,孩子们快乐的行动唤醒了我的觉知。先生早上睡懒觉已经养成习惯,我也已经习以为常,吃早饭的饭碗我都不给他准备了。可是,大宝宝却每到早饭开始前,就会去敲外公的房门,喊着“外公,吃早饭啦!”有时,被我先生凶巴巴地训:不要吵!但他还是笑哈哈地过来了。

后来到饭点时,只要外公不在,孩子照样还会去叫他。有时候,我当着吹凉风,对孩子说:不要去叫他吃了,算了!孩子却坚定地说“要叫的”,还说:“外婆,你不是说过吃饭要等家人到了一起吃吗?”“哦!外婆说过的,还是你记得牢!”我有点搪塞着说道。孩子开始自顾自笑嘻嘻地吃起饭来,他们的纯洁里没有一点点遮掩。就这样,我总是看见孩子一如既往地做着他说的,乐呵呵地说着他做的。有一天吃早饭,我看到孩子所做时,突然扪心自问,我能不能天天像孩子一样做到说我所做的,做我所说的呢?

人生求什么,都不如求道;

抓住什么,都不如抓住根本

《道德经》是我们生命的使用手册,字字句句皆经典。我喜欢《道德经》诵读,每天,都会抽空读一读。当和孩子们一起时,就鼓励大宝宝跟我一起读。大宝宝在读中班时就开始跟着他妈妈读背了几章,由于没有连续地读背,已经忘记了很多。这次疫情放假,跟着我如同做游戏一样读读、说说、背背,结果很快就把《道德经》全文背出了。

在读背的过程中,孩子还会提出很多问题,我在不断地给予回答时,就有在回答自己的感觉。有的时候,更是让自己有了一个清醒的机会。怪不得,老师常常提醒,孩子是我们的老师,他们来自于荣耀的源头,是地球的原住民。我们与孩子相处,当打破“我是家长和成人”的执念时,就会打破自己的一种陈旧意识,就会有推陈出新的力量源泉汨汨流淌,就会像孩子一样的妙趣横生。

有一天,大宝宝看到我在电脑上看每月一信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话说到“三十三个品质”。他就问我什么是三十三个品质?借此机会,我就把这个内容给了他,并告诉他,外婆已经把这些品质背出来了,希望这些品质能够生根发芽!他又问,品质生根发芽是什么意思?真的会吗?我一本正经地点点头说:“会!生根发芽就是这些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管他听得懂还是听不懂,我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句话连续说了两遍。

突然,他问我能不能帮他读一遍,有的字不认识,能不能给他讲一讲。我说,好!他开心地搬了个小凳子坐下,嘴里喊着“外婆现在做我的老师啦”。

孩子的可爱令我顿生柔弱!我感觉舒服极了。我的讲解语气里多了几分温情,多了几分描述,多了几分孩子气。一来一去,三十三个品质用了三天的时间为孩子演绎式讲述,没想到,随着我讲解结束,他也就背出来了。当我高兴地夸他时,他却回答我不要说他好,他只是做到这里的一个品质“有效率”而已。我非常惊讶并感到惭愧,做事拖拖拉拉里有我的影子,对小孩子缺乏耐心也有我的影子,我要做到“有效率”!

与孩子相处,天天有故事,天天让我受教育。我的认知在经历困境式的打破,亲身体验,受教无穷,照见了内心的光明。我在孩子们身上感受到了“宁静与厚重、慈悲与谦和,既是修行近道的根,也是做人成事的本。”我知道,只有当我们把世界整体存在视作自我存在时,我们才能够肩负起整个世界赋予自身的寄托与使命。

一切遇见,令我肃然起敬!  

此时此刻,我想到一位尊敬的老师曾说过:“没有人能阻止您与道融合的脚步,除了您自己。只要愿意,每个人都能找回心中光光明明的大道,因为灯盏一直都在。”

是啊!修为在个人,做多少就得多少,一切都是自己的创造。道不远人,唯人远道。

特别说明:

上述文字、图片、内容中如涉及或有可能涉及他人权益保护的,请马上联系我们,我们将会立即审核,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予以纠正。


道德经学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