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看自己——《生活之书》题记

 心静自然凉1985 2022-06-17 发布于福建


早上八点多,我订购的《生活之书》送到了,可以“题字售书”了。当然要在购书时留言说明才会题字。

拿到的第一本书上我题写了“自肯承当”。今天题书上百本,只有这一本上题写了“自肯承当”。自肯承当是禅宗真精神。禅宗提倡修道者要肯定自己,要勇于担当。故有“唯人自肯道方亲”之说。我在《生活之书》里谈过“自肯承当”之于人生的重要。自肯是自信的体现。承当,担当下来,勇敢做事。

我是一个自肯承当之人,自二十多岁发心弘道、开始写作,尽管这些年遭到不少人的质疑,包括一些师友的质疑,但我依然自肯,认定自己有大愿,有才学,有一些修行的悟证,我不指望别人认可,而是自己认可自己,放胆做事。就这样在社会上边学道边修道边弘道,忽忽三十年矣。

图片


《生活之书》里有很多地方谈到了儒释道的精华、心法、窍诀,谈到了古典文学与修道文化的密意。我讲了不少修行的方法,谈及《易经》、占卜之微妙与天道,谈及《红楼梦》与修行,谈到禅宗要义、丹道精义,谈及“三调”之于人生的重要,谈及信仰,谈及佛道意境中的两性,耐心读就能感受到真义与真诚。

我一直推崇“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写作方法,推崇南怀瑾先生和严新大师,他们在聊天中能吐露心法、演述大道,《生活之书》也是这样的,看起来平淡,内涵却深。我喜欢这样的写作方法与文风。

今天多题“自知、自明、自省、自胜、自强、自悟、自修、自静、自宁、自安、自证、自得、自成、自神、自灵、自悦、自乐、自惬、自适、自为”等文字,即是我标题里的“生活看自己”,人生是自己的,命运是自己的,修行悟道也是自己的事情。随缘题写,不具体针对某人,一切随缘,你得到哪两个字就要三思。

图片


自知,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的根性、得失、因缘、命运,这样才能把握命运,做好事业,理好家庭,修好大道。人的很多问题来于不自知,从而迷惘。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自知是不断提升层次的,自知是开悟的基础。不能自知,凭何开悟?六祖去五祖那里问道,非常自知,“不求余物,惟求做佛。”
自明,自知而明,即是开悟境界。老子说“自知者明”。这明,既是明理,知命,也是明道,知修。

自省,省己明心,日三省吾身,是修行者最基本的修养、日课。

自胜,老子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很多人有自知,但难以自胜,一丝习气误平生,平生总是因循误。要改变自己,改变命运,就需要自胜,自己战胜自己。尽管痛苦,也要直面自己的心灵。唯有如此,才有超越之乐。

自强,自强不息,即是《易经》乾卦精神,也是“大易精神”,即整个《易经》、“易道”之精神,即天道之精神。天地万物都在自强不息地运动、生存。
自悟,人生最美好、最高贵的是悟道,道由自悟,别人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老师的作用是引领与印证,悟与修要靠自己。

图片


自修,自己修证,才能成就,像饭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一样。

自静,要想修道、治学、成就事业,先要宁静下来,诸葛亮说“宁静致远”,静是境界,也是道力,更是成就。儒家于静中参求物理,道家于静中调理火候,佛家于静中生发智慧。静之意,大矣。

自宁,自己宁定下来。宁比静更深入内心。

自安,安是不病,又是安宁。人不病则容易安宁,人安宁了就不生病。安,古语中有安康(健康)、安全、安乐、安宁等意,每一条都是我们需要的。

自证,修道而有所悟证,是辛苦修来的。“自助然后天助”,即便有圣真的加持,也根于自修自证的基础。

自肯,自己修证了,就要自己肯定自己,自肯了,才能把那些美好的信息变成真正的成就。人不自肯,多是修证不够。

图片


自得,修道而有所得。自得也是心境,得意忘象。

自成,要真正有所成就。

自神,要如道家所说“自神而神”,妙不可言。

自灵,人的真神启动之后,灵性的作用就会发挥伟大的作用,如《道德经》所言:“神得一以灵。”人的神通智慧都是“自灵”之体现。

自悦,自己喜欢自己,自己娱乐自己,人生过得有滋有味。

自乐,自得其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图片


自惬,“觉后心常惬,春来草自生。”人生的惬意与财富、名利关系不大,但与心灵的觉悟、自由息息相关。

自适,过得有闲适的意趣,变得从容、安详。

自为,无论如何,无论是否修行是否得道,一定要努力做事,包括养家活口、创业造福,为,就是做事,“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功之成、名之遂就在“自为”之中。

这样的题词你不喜欢吗?包含着此等真义的《生活之书》你不阅读吗?

生活,看自己。《生活之书》,自己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