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有汉时讲堂在,是汉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者不,欲因摹取,当可得不?信具告。
诸从并数有问,粗平安。唯修载在远,音问不数,悬情。司州疾笃,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云,皆尽事势,吾无间然,诸问想足下别具,不复一一。(后楷书小字)去岁在上都时所临,殊未能得其万一耳。康里巎记。
下钤“子山”朱文印。鉴藏印钤清宋犖“宋犖审定”一方。
此帖为淡蓝色纸本,纸质坚凝,字体修长,笔画遒媚,转折流便,技艺娴熟,于迅疾的书写中既体现出王羲之草书的秀媚洒脱,又不失临者本人的稳健风格。
康里巎这件节临王羲之《十七帖》,则是在摹临与意临之间。这件草书临本为两开册页,为淡蓝色纸本,纸质坚凝,现藏故宫博物院。康里巎是一位少数民族士人。作为与鲜于枢等人齐名的大书家,由于其超逸的才华与博学,在元顺帝时被封为翰林学士承旨。据称,他的真书初学虞世南,行、草师钟(繇)、王(羲之),用笔圆劲流便,人谓其书如鸾雏出窠,神采可爱。其书迹除一些临书外,还有《颜鲁公述张旭笔法十二意》、《谪龙说》等。


严君平、司马相如、杨子云皆有后不?胡母氏从妹平安,故在永兴居去此七十也。吾在官诸理极差,顷比复勿来示云与其婢问来信不得也。
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唯一少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屈,故具示。
云谯周有孙,高尚不出。今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志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
此有汉时讲堂在,是汉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者不,欲因摹取,当可得不?信具告。
诸从并数有问,粗平安。唯修载在远,音问不数,悬情。司州疾笃,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云,皆尽事势,吾无间然,诸问想足下别具,不复一一。(后楷书小字)去岁在上都时所临,殊未能得其万一耳。康里巎记。










康里巎巎曾任礼部尚书、奎章阁大学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以书名世。幼年时在皇家图书馆受过充分的汉文化教育,后来做过文宗和顺帝的老师。他是个廉洁、正直的大臣。子山书正书学虞世南、锺繇,行草宗羲献。草书犹得锺王笔意,劲圆毫雄,极具个人特性。其学书极其用功,传云可以“日写三万字”三倍于松雪道人之“日书万字”,的确令人惊叹!《元史·本传》云:“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翅金玉。”书与赵孟睢⑾视谑唷⒌宋脑朊莱啤氨睅j南赵”。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代表作有《谪龙说卷》、《李白古风诗卷》、《述笔法卷》等。
在元、明代的书法的传承中,巎巎居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蒙古族人,他的豪放的性格,足以使兹中原“传统”艺术之一端的书法产生新的内涵和特点,从而使之成为中国相关历史上的耀眼明星。乃为孛儿只吉氏朝士子的一员,他同样有着“广泛”的“交游”。而在与之往来的人中,既涵诗家马祖常、杨载,又涵文擘许有壬、黄溍、胡助、贡师泰。《元史》卷一四三〈巎巎传〉:“巎巎,字子山,康里氏。父不忽木,祖燕真”。其曾祖父海蓝伯,本是依附克烈部之康里贵族,逮“王汗”脱斡怜勒败亡,其子燕真遂为蒙古拖雷位下“媵臣”。自其祖父燕真以下,相继为大汗所信用,遂为孛儿只吉一朝之色目“世家”。巎巎的父亲不忽木,历仕世祖、成宗二朝。这位由国子监学生进身的官吏,终因以儒为本、匡扶治政而声名卓越。巎巎的母亲王氏,乃为不忽木的第二个妻子;这是一位出自名门、具有“懿德”的大家闺秀。巎巎的外祖父,乃曾任中书左丞、御史中丞、集贤大学士的王寿。王寿的妹妹,也就是巎巎的“外祖姑”,与其母亲一样,也缘“守节”得到同时代士人的好评。
康里巎巎的字既有很深的功力,又有劲健清新、纯净洒脱的神韵。从王字起家,又吸收醉素、张颠的狂放,孙过庭《书谱》的俊秀,形成个人风格:行笔迅捷,线条极为流畅,字形较长,风姿疏展挺拔。自谓一日可写一万字,未尝以力倦而辍笔。流畅是一种特殊的美,流畅而不浮滑,更显出康字的深厚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