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80后河北人,离开国企去创业,欠下30W外债,靠打工5年还清

 千面凡君 2022-09-09 发布于广东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1位真人故事
我叫李冬伟,1987年出生于张家口沽源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里。
初中时我学习成绩优异,却接受不了成绩的波动,选择辍学打工。
17岁时,我幸运地进了国企,工作稳定舒适,拿着当时很多人都羡慕的工资,却在6年后辞职开烧烤店。
2011年,我的烧烤店每个月挣六千多,一年后烧烤店要被纳入大学食堂。我因太谨慎错失发财机会,跑回老家放牛,不曾想负债累累。
(2018年在老家养牛)
01
我家只有我跟姐姐两个孩子,爸妈都是最普通的农民,没有出过远门,甚至都没去镇上打过零工,靠种地的微薄收入养活我们一家。
在我的模糊的记忆里,小时候虽然不至于挨饿受冻,但是贫穷仍然是那时候大部分人家生活里的主旋律。
那时我总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和妈妈做的手工鞋。曾经为了抢着吃一顿白面,我还跟姐姐打了一架,10岁时第一次吃到香蕉,那种滋味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即使我们家条件不太好,但在村里已经算是中等人家了,爸妈还有余力供我们姐弟俩上学读书。虽然他们没有文化,也没见过世面,却经常对我说,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了才有出息。
可那时我根本不知道念书出来能干什么,什么样才算有出息,只知道要听爸妈的话
后来我才明白,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没办法帮我指点迷津。
(1999年小学照片,充满了年代感)
我在村里上的小学,学校里只有一个授课老师,所有年级混在一起,共用一个教室上课。即便如此,全校学生加起来也只有二三十人。
小学毕业后,爸妈看我成绩不错,为了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直接把我送去五十多公里外的县城初中借读。
在这里上学,每学期要额外交300元的借读费,加上每个月50元的生活费,开支比镇上的初中高了不少。
一想到爸妈花钱送我来这里上学不容易,我的心理压力特别大,非常努力地学习,生怕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惊喜的是,第一次考试,我考了第三名。受到鼓舞后,我越发努力学习,直到初二下学期,在六七十人的班上,我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
但好景不长,初二下学期班里转来了不少留级生,一下子把我从前三名挤了下来,慢慢掉到十名开外。
我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感到非常焦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早上四五点钟爬起来学习,希望能尽快赶上他们。
(2005年在北京上班时租的房子)
可是事与愿违,我越是着急,成绩越是提不上去,心里的压力越来越大,晚上的失眠也越来越严重。
最严重的一次,我接连10个晚上睡不着觉,白天起床后脑子里昏昏沉沉的,课本上熟悉的字也变得陌生起来,什么都学不进去。
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我去小门诊买了点药,但吃了也不管用。
睡眠极度缺失的痛苦放大了我内心的焦虑,我却只能跟个别关系好一点的同学偶尔聊几句,可是他们对此也无能为力,无非是给我几句苍白的鼓励。
我一直咬牙坚持,直到撑不下去的那一天,终于向老师提出了休学的申请。
从学校回家后,爸妈才知道我这段时间的遭遇和这个决定,好在他们怕我睡不着会出问题,并没有责怪我,还安慰我,不读书去打工也能养活自己。
在家干了半年农活后,我的睡眠状况有了一些好转,于是鼓起勇气返回学校重读初二。
当我发现自己的成绩还是只能保持在十名左右的时候,熟悉的压力又回来了,失眠的噩梦再一次向我袭来。两三个月后我只能选择放弃,直接退学了。
(2007年在北京网吧)
现在回想起来,以我当时的成绩,考上县城高中不成问题,甚至大学都有可能,毕竟我的同学中好多都上了大学。
可惜的是,闭塞的山村、贫穷的家庭和勤劳朴却大字不识的父母,让我逐渐形成了内向自卑、敏感要强、保守谨慎和目光不够长远的性格弱点。
这些弱点断了我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念头,只不过当时的我还不知道,它们是如此的强大,竟然直接左右了我人生之路的走向。
人们都说寒门难出贵子,也许难的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缺乏,还有见过的世面太少,以及缺少一个在人生转折点上引导你的长辈吧。
02
辍学半年后,我带着三五百块钱,跟着村里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同伴一起去北京找工作。当时找了好几份工作,但基本上都是些体力活,因为我以前没干过重体力活,所以身体很快就吃不消了。
就在钱快花光时,我不得已去找了在北京工作的表姐。她告诉我,有个国企正在招熔炼工,工资待遇挺好的,让我去试一下。于是我报了名,并且参加了面试。
(2008年的北京医保卡)
和我一起去应聘的有二三十个人,但公司只有十个名额。生产部长在桌上放了一些铝锭,一个铝锭大约四十斤左右,要求我们把铝锭搬到对面去。
别人搬一块就走了,轮到我的时候,我感觉一块铝锭不算沉,于是搬了两块。生产部长把我叫过去,记下我的名字,面试结束后,当场通知结果,把我破格录取了。
当时被录取的大部分都是熟人介绍进去的,而我虚岁只有18岁,不满足他们的年龄要求。后来我猜想,可能是因为生产部长觉得我为人实在,另眼相看了一次。
跟表姐说的一样,这份工作很稳定,待遇也很好。每天规定工作八小时,实际上只上六个多小时的班,我们就可以关掉机器,洗个澡等着下班了。
刚开始时我每个月能有1300块左右的工资,每年领两三次生活用品和工作服。夏天最热的时候,公司还给我们放十天左右的假。
(2009年夏天回老家休假)
每个月的工资除了交房租和生活费以外,可以攒下四五百块钱。
我不是那种花钱大手大脚的人,那时我岁数小又是单身,爸妈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不需要我贴补,所以偶尔还能奢侈一把,属实过了几年舒心的日子。
那会我只是临时合同工,但工作两年后就可以享受三险一金的待遇。要知道那可是2004年,我初中没毕业,只是临时工就可以有这么高的工资,这个开局比很多人都高,爸妈对此也十分满意。
两年后领导看我老实,安排我做了样品采样检测员,工资已经升到了两千出头,活轻松了不少,时间上也比熔炼工更加自由了一点。他还安排我学习开起重机,让我考下了起重机驾驶证。
只可惜我性格内向,不爱关注外面的世界,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知心朋友一直都很少。
平时下了班,我偶尔会跟同事在周边打个台球吃个饭,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有一种被生活推着走,走到哪里算哪里的意思。
(2006年考起重机驾照)
2009年,我虚岁23岁了,周围的人要么结婚,要么谈恋爱,只有我还是单身。农村的男孩子结婚早,眼看我迟迟没有动静,爸妈忍不住了,在老家给我找了一个相亲对象,就是我的妻子。
我跟她只是见面吃了一顿饭,聊了一会就回了北京,通过电话继续联系。谁知没过多久,爸妈竟然拿着东西直接去对方家里,给我们订婚了,而那时我们两个认识还不足一个月。
订婚以后,妻子来北京找我。在我的帮助下,她找到一份工作,只不过干了两三个月就辞职了,从此再也没有找过工作。
有了结婚对象后,我感觉肩膀上的担子突然变重了,开始觉得工资太少。
年轻气盛的我认为上班没出息,不甘心一辈子领死工资,加上要准备买房子结婚,总是感觉钱挣得太慢,想自己当老板挣更多的钱。
由于眼界和经济能力的局限,我能想到的挣钱办法就是学人家摆烧烤摊,为此我在2010年一年时间里,白天上班,晚上免费给烧烤摊老板帮忙,学了一些基本的烧烤技巧。
(2011年夏天在老家县城,对未来充满希望)
03
2011年,我顺利“出师”后,踌躇满志地辞掉国企的工作,在昌平一个大学里租了店铺,开了一个夫妻档的烧烤店。
烧烤店的生意不错,我们一个学期只能干四个多月,但每个月能挣大约六千块钱。
那一年我干劲十足,似乎已经看到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在向我招手。
然而生活就是在你规划好的事情之外所发生的事情。一年后我遇到了拆迁,烧烤店被纳入学校食堂,每年光租金就要七八万。
虽然我手里的确存了七八万,但由于租金太贵,我不敢冒险,拿着这些钱在老家县城贷款买了一套房。
我的人生又一次不知不觉地拐向了另一个方向,只不过这次,我再也没能遇到翻身的好机会。
从此以后,我没能找到类似国企那样稳定的工作。由于学历太低,我只能离开北京,在周边各种打零工,什么技能都学了一点,却什么都学不精通。
(2012年我在大连船厂做电梯安装,爱人来看我)
2013年,大女儿出生了,妻子在家专心带孩子。孩子的奶粉钱、每个月两千多的房贷和各种琐碎的生活开支,光靠我打零工的微薄收入,已经很难维持收支平衡的状态了。
熟悉的焦虑又一次像大浪一样将我淹没,我看不清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也没有了当初辞职开烧烤店的勇气
人生之路就是由一连串的难题铺成,一个难题解决了,新的难题和痛苦又会接踵而至。
使我们疲于奔命,不断经受沮丧、悲哀、难过、寂寞、内疚、焦虑、痛苦和绝望的打击。从而不知幸福和舒适为何物,也许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吧。
就在这时,爸妈建议我向岳父学习,回家贷款养牛。无奈之下,我只能回到县城老家,贷了16万买了20头奶牛,放在别人的养牛场里养着,挤出来的牛奶直接卖给人家。
养了一两年后,市场不景气,养牛场倒闭了,为了还贷款,我只能把奶牛卖掉,重新踏上打零工的老路。
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后来听村里人说,养肉牛特别挣钱,于是2016年我重回老家,买了一些肉牛,在乡下包了一个山头专门放牛。
(2016年冬天在山里放牛)
那年冬天,我过得非常窘迫,连草料钱都没有着落,独自一人在山上陪着几十头牛,特别冷,特别孤独。
妻子带着孩子住在县城,连生活费都是靠我贷款得来的。冬天还未结束,牛已经冻死了几只。
我没能顶住生活的压力,对未来彻底失去了信心,整夜地失眠和焦虑,甚至一度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
这时我才知道自己很可能得了抑郁症,可是当时在农村根本没人理解我,就连爸妈都只会认为我小心眼,如此颓废是没出息的表现。
我自小就喜欢把所有心事藏在心里,这一次也只能默默把满腔的苦闷嚼烂了,吞到肚子里。
好在春天很快就到了,我卖掉了一部分牛,剩下的钱和牛都托付给爸妈,回到县城里继续打零工,在爸妈忙不过来的时候回去一段时间。
我努力挣钱,什么脏活累活都接,忙碌的日子让我的心情渐渐好起来了,最后用了五年时间还清了三十多万的房贷和养牛的贷款。
(这年的冬天特别寒冷孤独)
04
我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让生活走上了正轨,女儿长大了,家里慢慢有了一些积蓄。我开始憧憬未来的生活越来越好,就在这一年,妻子告诉我,她怀孕了。
我沉默了几秒,喝了一杯酒后对她说,既然来了就是缘分。随后两年的日子我们过得既忙碌又幸福,只不过多一张嘴吃饭以后,家里的开支再一次加大。
儿子的奶粉300元一桶,加上尿不湿和辅食,每个月需要支出2000多。
大女儿上学后,中午的小饭桌要1000多,他们三个人的生活费要2000多,我自己一个月也要花1000多,每个月的开支在7000左右。
老家的冬天特别寒冷,之前为了方便接送孩子,我在妻子的建议下,卖掉了四处漏风的破旧面包车,花了十多万买了一辆小车。可是妻子不会开车,大多数情况下,这辆小车都丢在家里吃灰。
这两年养牛开始不挣钱了,而一年下来家里的开支都要十万八万。
我打心眼里不愿意一辈子养牛,养牛总是被迫待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与世隔绝,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是个人都要待傻了,哪还有可能挣到更多的钱呢?
(2021年秋天在老家放牛)
我担心父母一年年老去,孩子一天天长大,而自己却没有能力挣更多的钱,不能给父母妻儿创造一个幸福稳定的未来。
身边的人无法理解我的担忧,他们总是劝我,你现在儿女双全,有车有房有事做,干嘛总是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呢?
可是我心里清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我不在生活尚且稳定的时候,谋划一条出路,那么将来的某一天,生活也许会再次掀起巨浪,轻易地打翻我费尽心思才保持平衡的家庭之船。
曾经的我满腔热血,希望能有一天出人头地,带着家人跳出原来的圈子,给子孙后代打造一个更好的基础。
可保守谨慎的性格,缺乏远见的目光,让我在一次次机会面前驻足不前,甚至一转身重回老家,亲手将梦想敲得支离破碎。
如今以我的年纪,想再去大城市找工作已经很难了,想挣到这么多钱更难。
更别说孩子还小,父母已老,我基本上已经没希望像年轻时那样,为了梦想孤注一掷,抛弃一家老小去外面闯荡了。
(2021年夏天孩子们回老家,一起上山)
如果你问我现在的梦想,那就是在父母需要我的时候,能就近照顾他们,替妻儿扛起生活的大旗,起码让她们不用为生活发愁。
为了这个梦想,我可以再一次调整好状态,继续努力拼搏,给别人,更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人到中年,我终于想明白了。实际上,在我们的一生中很多事情都是不确定的,也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付出努力,然后坦然等待命运的来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