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开车送小强去市里上班。接着开车去了南京市中心的德基广场,停车是个麻烦事,绕了一圈,临近停车场的入口,稍微一犹豫的时候,后面一辆直行的大奔就扯破嗓门似得在后面狂按喇叭,懒得理它,最近发生的唐山烧烤店事件算是一个警示,远离垃圾人和事。照直往前开,三百米处发现右侧是南京文化馆,保安大叔很好说话,递了张停车卡片,摆摆手升了杆就让我开进了停车场。 ![]() ![]() ![]() 三万块一个月的“月子中心”,整体感觉下来还是不错,硬件设施方面打八分,个人意见安保差了一点,前台要八点半以后才看得到人,房间里没有电话可以联系,所谓的智能化管家“小度”,除了开关窗帘之外,一无所用。连开关室内的灯和电视都无法操控,这一点连桔子酒店都不如。可能是淡季的原因,照看“乐乐”的阿姨说因为疫情的原因,去年3.4月份正是接种新冠疫苗的时间段,所以导致这个阶段婴儿出生率下降,能容纳28位妈妈的月子中心,如今仅有8位,昨天又满月了3位,空荡荡的走廊里,仅剩下5个家庭。大部分时间里,仅是陪护的阿姨24小时不间断的守护在宝妈和小家伙身边,其余的工作人员更像是串场的演艺人员,需要的时候,预约了才会出现。看得出来,生意不好,影响到了个人的收入,大家的积极性并不高。 唯一能吐嘈的就是“伙食”,说糟糕吧,有点对不起平时满脸堆着笑的东北大厨,可是乱糟糟的“工地大锅饭”,让人实在提不起食欲,卖相和营养都差强人意。按理来说,每月一位产妇就收三万的费用,完全可以聘请一位专业级的大厨,或者也要做出“妈妈的味道”吧,可事实上却只能是“孙子级”的。这段时间三姐一直抱怨外甥女的奶不够,导致刚出生的孩子吃不饱,没办法只能靠额外补充奶粉,三姐和大姑姐都是医生,很清楚母乳对刚初生婴儿的重要性,于是每次打电话来最关心的就是饮食的营养。看来出了月子中心,回包头的老家疗养一下,己经成了这娘俩最好的选择。 2022.6.17.有话好好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