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的复杂(含音频)

 蛮说历史 2022-06-17 发布于山东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蛮说

【历史上的今日】公元前193年6月17日,西汉相国萧何逝世。

萧何,沛县丰邑人,是汉高祖刘邦的老乡。他通晓律令,执法公正,因而成为沛县令的左膀右臂。

萧何非常善于识人,认为刘邦气度非凡,非等闲之人。他常常利用自己县吏的身份保护刘邦。而刘邦当时只是个地痞无赖,毫无疑问,萧何是刘邦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

当刘邦要去咸阳服徭役时,临行前,别人只送三个大钱,只有萧何送了五个大钱。

萧何与同乡的樊哙、曹参、夏侯婴、周勃等人是莫逆之交,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刘邦夺取天下的大功臣。

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关东震动,各地纷纷杀掉当地的郡县官吏而起事。沛县令为保性命,找来萧何、曹参商议。虽然秦朝残暴,但萧曹都是良民,要他们立马举起义旗,还是有相当的心理负担。于是,萧何保举已经沦落为在逃犯的刘邦,刘邦顺势起义开始了建立大汉王朝的第一步。

看来,早在2000多年前,萧何就认识到,流氓无产阶级才是最革命的阶层。

那个县令后来想反悔,被沛县百姓杀掉迎接刘邦进城,最终命没有保住。这恐怕就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刘邦征战的生涯中,萧何主管后勤,源源不断的士卒粮饷供应成为刘邦坚强的后盾。

刘邦夺取江山后,萧何成为第一大功臣。众多将士不服,认为萧何没有军功,而且普遍认为曹参作战受伤70多处,攻城略地,功劳最大,应该位居第一位。于是没怎么读过书的刘邦发明了两个词语,认为萧何是“功人”,其他人是“功狗”,有功的猎人和猎狗之间的对比,高下立判。


不过刘邦说这个话时,没想到他的连襟樊哙就是杀狗的屠户出身。

萧何被封为酂(zàn)侯。因为萧何当年多给了两个大钱,所以刘邦又加封萧何食邑两千户。这称得上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萧何的父子兄弟10多人全部被封赏。这称得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且萧何享受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这样的殊荣,即:带剑穿鞋上殿,入朝拜见时不用小步快跑,可以大摇大摆地走。其实这种殊荣正是后来的权臣篡位的前奏。由此可见,刘邦、萧何这君臣二人其乐融融的关系无以复加。

可是谁能预料,这君臣两人后来又有什么故事呢?

尽管曹参仅次于萧何位列功臣第二位,从此以后,两人产生了隔阂。纵使像萧何、曹参这样从小相识相知、生死与共的战友一样陷入名利的窠臼。

我们读历史,在关键时刻总能观察到人性的复杂。

刘邦从底层奋斗到至高无上的天子,地位不同,心态慢慢就变了。作为帝王,刘邦最讲究忠诚,全然不顾自己是个“反贼”上位。他讲究忠诚,把自己讲究成了神经质。确实,帝王们到了晚年患了妄想症是个普遍规律。与此相对应的是,诸侯和大臣不是被杀就是被逼反。

陈豨(xī)反叛时,刘邦亲率大军平叛,后院却失火了。韩信通过书信勾结陈豨,图谋不轨被告发。吕后找萧何商议。

想当年,萧何亲自策马追回来了不受重用的韩信,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成为楚汉战争刘邦获胜的关键先生。而现在,萧何做了另一选项,协助吕后杀死了企图谋反的韩信,又留下了一个众人熟知的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没有办法,萧何已经牢牢地和汉高祖刘邦捆绑在一起,成为利益共同体。很快,萧何就得到了报酬。

汉高祖在前线听说韩信被杀,就派使者拜萧何为相国,又增加了食邑五千户,而且给他安排了500名士兵的卫队。萧何的权势无以复加。但是有人把萧何这个梦中人给惊醒。这个人说:“皇上在前线冲锋陷阵,您却安安稳稳留守京城。韩信谋反,皇上又加封您,这是对您起了疑心。您不但不应该接受封赏,而且应该拿出自己全部财产来援助军需。”萧何照做,刘邦果然非常开心。

忠诚廉洁、爱民如子的萧何不得不自污名节以自保,即使这样仍然进了一次监狱。幸亏,刘邦身边的人为萧何打抱不平,萧何才逃过一劫。

公元前193年,萧何去世,谥号“文终”,好在以善终退出历史的舞台。

临终前,萧何推荐与自己不和的曹参继承自己的相国之位,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胸襟。曹参做了相国之后,一切遵守萧何所立的规章制度,“萧规曹随”传为佳话。经过汉朝初年的休养生息,后来终于成就了文景之治这样的小盛世,华夏从此开始兴盛。

感谢微友王了了老师版面设计

感谢微友听雨老师国语主播

感谢微友碧海彩霞老师粤语主播

感谢微友驿夫老师、靖雯老师文字校对

国语主播心语:(听雨)一个喜欢吃,喜欢旅游,更喜欢朗诵的一个小姐姐。希望能跟同频的人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闹,一起在喜欢的领域觅得知音,一起探索其中的快乐。

粤语主播心语:(碧海彩霞)努力成为知识分子却成了知识分母!向往自由的诗和远方,却与酸碱盐打上了交道,最后知道了C8H16O2。也不曾在幕前亮相却醉舞经阁半卷书,虽坐井观天却高谈海阔天空,胸无大志却胆敢戏说功名的迷途小姐姐。  但坚信科学的东西来不了半点虚假!如果不知历史可以看看现在,不懂现在可以翻开历史!人可以伪装但历史不会陪你演戏!

各位蛮友,请君入群,

以史为鉴,把盏言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