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玉器,也需要经过打磨一番才能成为宝器,被埋藏的宝剑也需要从泥土里被挖出来之后,才能成为倚天剑。所以,与其在一旁羡慕他人的成功和光耀,不如回归背后,打磨自己,由表及里地修炼,由内而外地改变。 王定保曾言: “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 再好的玉器,也需要经过打磨一番才能成为宝器,被埋藏的宝剑也需要从泥土里被挖出来之后,才能成为倚天剑。 实际上,一个人要想成器,就只有通过千锤百炼的付出和煎熬,才能培养出真正具备实力和格局的人才。 精挑细选地敲打,运筹帷幄地雕琢,如此,在生活里不断地透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在百折不挠之中,成就自我。 所以,与其在一旁羡慕他人的成功和光耀,不如回归背后,打磨自己,由表及里地修炼,由内而外地改变。 由改变到蜕变,属于你的精彩人生,方能拾阶而上。 1:打磨性格 一个人的性格,往往会决定着他的命运。 但是,我们也需要明白,性格是可以改变的这个事实,以至于延伸下去,就可以相信命运也是可以改变的。 《罪与罚》里,陀思妥涅夫斯基是这样描述主人公拉斯科尼科夫的:他心里郁积了太多的怨恨和轻蔑,始终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紧张状态里。 诚然,从小到大的孤僻、敏感的性格,让拉斯科尼科夫在成长的环境里,既有着非常纯粹的理想和信念,也有着一种特别古怪的性情。 这样的性格,使得他陷入贫困的境遇而不得已从大学里辍学的时候,心理变得畸形了,然后阴差阳错之下,犯迷糊地谋害了唯利是图的、放高利贷的老太太。 往后,拉斯科尼科夫陷入了深深的恐惧、担忧和自责当中。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位年轻人就此“死掉”了,或是大好的青春年华就此毁灭了。 相反,得益于拉斯科尼科夫从来就有一颗善良的心,使得他具备着一种善良天性的人格。 也正是因为这种善良的性格,可以说让他在折磨自己、煎熬自己的岁月里,逐步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可以说,在自首之前,拉斯科尼科夫非但是在认识自己,寻找自己,也是在打磨自己性格的过程。 正是因为性格里有着一股善良的力量,让他遇上了同样生性善良的索尼娅。 然后,是索尼娅厚如大地的爱,使得他们重新复活了,彼此的心,也得到了救赎。 普·绪儒斯说: “性格是命运的主宰。” 诚然,性格不是天生就注定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岁月的流转和生活的经历而改变的。 因此,在逐渐地认识到迄今为止所完全不了解的现实当下,只有通过一点一点地打造性格,打磨人格,才能在逐渐蜕变里,逐渐获得新生。 这种新生,既是性格上的一种全面升华,也是对人生的一种修炼。 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性格是千差万别的,但是,不管一个人的性格如何变化,都需要尽可能地往善的方向发展,往健康的、美好的方向奔去。 因为只有这样,人才能在健康的心理、健全的性格、以及健壮的体魄下,真正活出健康且富有意义的一生。 2:打磨能力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很显然,一个人若是没有能力,是很难立足的。 尤其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一个人若是没有觉醒和思考的能力,就容易活成一种工具。 很明显,一个人没有了独立的能力,是不能扛事的。 不能扛事,就只能过上一种得过且过,非常浮躁又没有价值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你一旦习惯了,妥协了,那么就越容易陷入到一种更为极端痛苦的世界里。 巴顿将军曾经说过: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弹力。” 这种反弹力力,说到底就是你自己的能力,谁也拿不走的,什么时候也不好丢掉的。 显然,能力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在生活里,一个人是否具备挣钱养家的能力,在人情世故上是否具备与人打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毫无疑问,这些体现在衣食住行上的能力,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每个人都可能具备,但未必都擅长。 但这些能力,说到底都是一种基础的,或者说作为人类本就应该具备的,也是理应掌握的能力。 其实,一个人最难学会的能力,其实就是跟自己相处。 实际上,一个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真正懂得思考,也只有思考了,才能有所觉醒。 所以,当你觉得生活很难,日子过得乏味,甚至迷茫且痛苦的时候,那就该让自己学会一种与自己相处的能力了。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而如果一个人连照顾好自己的能力都没有,那么幸福美满的生活又怎能降临呢? 《人世间》里周秉昆,就是属于那种天赋弱,底子差,以至于哥哥姐姐都凭借着个人的能力考上了名牌大学,而自己则留在乡下过上一种平凡普通的生活。 但是,能力不分大小,或者说,能力大,有能力大的活法,能力小,也有能力小的活法。 而周秉昆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平凡而伟大的乡镇生活,却给了妻子郑燕,以及父母更为安稳的生活。 同时,对于自己的同学、朋友和同事,甚至是邻里关系,周秉昆都给予了他们最大的帮助,以至于最终连亲哥亲姐都非常羡慕他的生活。 实际上,一个人不管在什么位置上,也不管能力大小,只要保持着端正的态度,善意的心灵,以及向上生长的动力。 那么,能力早晚会强大的,实力也早晚会得以积累起来,最终也会让自己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只要你愿意。 3:打磨信念 一个人的信念,如同人生征途里的一颗明珠。 一个人若是拥有了信念感,便能够忍受人世间所有的苦难,也能够扛得住生活里所有的黑暗。 然后,在阳光低下熠熠生辉,在黑夜里也能闪闪发光。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就讲述了一个关于现实与信念的故事: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年过三十岁后,放弃了自己在大城市里的证券经纪人身份,然后也抛弃了妻子和家里的两个孩子,毅然决然为了画画这个信念和精神追求,果断地离开了自己中产阶级的优雅生活。 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不断地放逐自己,以至于最终在一个岛上穷困潦倒而病逝。 对于这一选择,身边人的第一反应是错愕的,尤其是他的妻子,更是对这件事始终保持着一种愤慨和怨恨之情。 不过,当斯特里克兰死后,他的画作却在巴黎大获成功之后,他的妻子又再次虚荣地认为她的丈夫是非常了不起的人。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也不论最亲近的人如何评价自己,斯特里克兰再也听不到了。 不过,即便在生前,斯特里克兰也从来没有在意过,当他决心不声不响辞职,无动于衷地抛家弃子而选择去流浪,去画面的时候,他就已然愿意此生为了追求信念感而付出一切代价。 诚然,人生在世,一个人在任何阶段,在任何时候,也在任何角色里所做出的选择,都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 这种代价,说不上孰对孰错,而在于你是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 很显然,一个人若是在他发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后,并且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去实践,甚至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会淡然接受的时候,那么这种信念感便是真正独属于你自己的,也是值得你去尝试的。 正如毛姆在文中里写道: “我想美是一种玄妙而奇异的东西,只有灵魂饱受折磨的艺术家才能从混乱的世界中提炼出来。” 人这一生,有的人只为钱,有的人只为名,也总有一些人,是为了信念。 有了信念感的人,才能经得起生活当中的任何风暴。 同样,一个人若是活出了信念感,那么生活里的所有挑战、困难以及厄运,都无法抵挡他前行的步伐。 哲学家罗素说: “人生就像条河,有时候河身狭窄,夹在两岸之间,河水奔腾咆哮,流过巨石,飞下悬崖。 可是一旦过去,河面逐渐展宽,两岸离得越来越远,河水也流得较为平缓,最后流进大海,与海水浑然一体。” 生命,从来都是自己的,人生,也从来都是自己的。 与其在外无济于事地羡慕别人的风格和强大,倒不如及时地回归内心,锤炼性格,打造健全的人格,打磨强大的自信心,然后培养出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能力。 再然后,秉承着自己的信念感,去开拓自己的人生边界。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