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珺君和,1986年出生在山东省一个四线小城市。 从小我是一个上房揭瓦、下河摸鱼的假小子,12岁时,疼我入骨的爸爸,突发心梗去世,我于一夜之间长大。 初一就明白了发愤图强的意义,一路考进重点大学,毕业后,凭实力进入家乡知名国企。 曾经梦想仗剑走天涯的少女,终是被碎银几两所折腰,疯狂投入到工作中。可是,在成功晋升到团队负责人时,身体却亮起了红灯。 不得已,我只能放缓脚步,却意外发现一片新天地。如今过着金钱与诗意并存的生活,也找到了探索人生百态的窗口。 ![]() (一岁的我穿着白裙子在游乐场) 我的父母是双职工,我是家中的独生女,从小衣食无忧。别人家是严父慈母,我家却恰恰相反。 父亲在家中排行老二,脾气一直温温和和,对我极好,甚至有些宠溺。反观作为家中长女的母亲,性格要泼辣许多,对我更是严厉。 作为家族唯一的女孩,长在爷爷奶奶膝下,受尽了长辈们的疼爱。从小和堂哥堂弟们一起长大,活脱脱一个假小子,上房揭瓦,下水捞鱼,没有我不擅长的,以至于隔壁的狗,见了我都要躲着走。 因调皮名声在外的我,每逢过年,家中总要安排一位长辈,专门关注我的动向,因为那几年我干尽了“坏事”。 三岁时,偷吃了大把“糖豆”,结果是爷爷的降压药,大年三十被送到医院洗胃急救。 ![]() (奶奶家的小院,种满了蔷薇花) 四岁时,放花炮点燃了院子里的枯草,差点引发火灾。气急败坏的母亲,拉扯中导致我胳膊脱臼,大年三十又被送到医院接骨。 五岁时,趁着大人包饺子的空隙,我玩起了离家出走,骑着儿童车,跑到了两公里外的幼儿园。 父母急得报警找我,等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八点,浑身湿漉漉的我,又差点得到母亲一顿胖揍。 就是这样调皮捣蛋的我,却依然是爷爷奶奶手里的宝贝疙瘩。母亲深知“惯子如杀子”,再这样溺爱下去,早晚要惹出祸事。于是不顾父亲的劝阻,毅然决然地搬出了奶奶家,并开始对我严加看管。 ![]() (出差经过清华大学) 母亲的管教方式简单粗暴,导致家中的扫帚、拖把等,因揍我而损坏,经常需要换新。无法无天的日子,也在棍棒下告一段落。 相比母亲的严厉,父亲就慈祥多了。记得上四年级时,去同学家玩,结果看到对方正在津津有味地喝着雪碧,当时我也很想尝尝,没想到却遭到了对方的无情拒绝。 回到家后,我开始大哭大闹,一定要在当晚喝到雪碧。父亲二话不说,立刻下楼去买,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一整箱雪碧出现在了我面前。 可是,当我满心欢喜地喝下去时,呛鼻的味道,令我难以忍受。事后,那一箱雪碧,在窗台上落满了灰。 ![]() (2022年五一劳动节,给自己定的学习书单) 可是父亲却养成一个习惯,外出就餐时,只要有雪碧必定会带回,哪怕我真的不爱喝。 后来母亲告诉我,当时父亲买雪碧的钱,是家里当月最后一周的生活费。 可是,如此疼爱我、宠爱我的父亲,却在我初一那年,突发心梗去世了。 那是大年初五,我们一家三口在奶奶家过年,父亲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当喊他吃饭的时候,却发现他一动不动,吓坏的我匆忙去喊家人。 那个慌乱的夜晚,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泪水模糊了双眼,仿佛看到父亲冲我摆了摆手,然后穿着他笔挺的西装,走出了家门。 ![]() (2018年去威海出差,难得空无一人的海边) 我忍不住大哭起来,嘴里喊着:“爸爸,别走!”可是,我亲爱的父亲再也没有像从前一样,帮我擦掉眼泪,说着:“珺君,别哭,爸爸在呢。” 爱我入骨的父亲,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年仅12岁的我。 有些人长大需要很多年,有些人长大只在一夜间。那天之后,我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也在一夜之间长大了。 从那以后,母亲对我温柔了许多,再也没有急头白脸地训斥过。长辈们看我的眼神,更多了几分怜悯和不舍。甚至寒假回到学校后,同学们也一改常态,和我说话都多了几分小心和试探。 ![]() (出差时偶遇威海文登的沙雕艺术节) 小小年纪,还未品尝过人间喜悦,就开始体会人间冷暖了。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也为了不被别人看低,我一头扎进了学习的海洋。一个学期后,原本在班中排名中游的我,成绩突飞猛进,进入了班级前三名。 上初二那年,全区的中学举办演讲大赛,我和几位同学成功入选。但是决赛的名额只有一个,当时很多老师并不看好我,觉得我的作文结尾不够好。 最后班主任力排众议,决定让我参加。为了不辜负他的期望,我每天都努力在家对着镜子排练。 ![]() (一年13次出差,几乎以机场为家) 当我站在决赛的舞台时,与众不同的结尾,以及带入情感,不自觉流下的泪水,反而打动了一众评委,获得了全区一等奖。 这沉甸甸的一等奖,对我来说既是肯定又是鼓励,既是鞭策也是动力。后来学业很顺遂,最终过五关斩六将,顺利考入省内重点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入职到一家效益红火的国有企业。 也许是父亲在天之灵保佑,之后的我一直顺风顺水。生活中,有了爱我的丈夫和可爱的宝宝。工作中,领导也予以重任,靠着自己的勤奋与拼搏,一路打拼到团队负责人。 原以为日子会这样平淡地度过,但是好景不长,工作中毫无保留地付出,让我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 (2019年去开封出差随拍) 2018年的初夏,我正在办公室洽谈业务,心脏却毫无征兆地疼了起来,针扎一样的刺痛让我喘不过气,豆大的汗珠从面颊滚落,眼前天旋地转,最后陷入一片漆黑。 身旁的同事吓坏了,赶紧拨打电话,紧急将我送往医院,事后大夫说是劳累所致。想想自己本就体弱,家族还有遗传的冠心病史,是应该好好注意身体。 从那以后,我开始学着自我调整,也放缓了工作的脚步。 工作轻松,身体好转后,闲不住的我,看到自媒体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于是2019年,重拾儿时的兴趣爱好,开始在平台上尝试写作。 ![]() (自己曾经写出的100w+文章) 初期平台创作者很少,所以短时间内就积累了上万粉丝。但是随着创作者越来越多,粉丝增长速度也慢了下来。自己用心创作的很多文章,再也没有了当初动辄100万加的阅读量。 冲动之下,我花了1000多元,想要学习如何更好地创作。结果却发现,课程需要不断缴费升级,才可以解锁新的内容。所谓的干货,其实很多都可以自行查到,我付得学费,不过就是一些信息差。 回忆这几年我报班走过的弯路,发现好的训练营不外乎三个特质:靠谱的发起人、认真负责的助教老师、持续成功的学员输出。 ![]() (顺利成为真采签约作者) 靠谱的发起人,一般是自己从事写作多年,靠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 认真负责的助教老师,则会尽职尽责,追着学员修改文章,一遍不行就修改两遍、三遍。 持续成功的学员输出,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课程,每期报名的学员成百上千,但是真正成功的案例却少之又少。 当我看明白这些套路后,为了寻找靠谱的成长土壤,开始在网上不停地筛选,这时真实人物采访进入了我的视线。 其实最初,我只是被账号各种各样的人物故事所吸引,后来被签约作者的文笔所折服。 ![]() (平台上的好文章,我会打印出来拆解分析)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联系了真采的老师,从此开始了自己的采访写作生涯,没想到前两篇文章就有了40万的阅读量。 这让我被受鼓舞,也开始更细致地学习如何写采访大纲,如何挖掘精彩的故事,如何提取文章主题。 本以为自己可以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没想到随后的几次采访,却让我陷入了困境。因为每一个采访人,都是现实中忙忙碌碌的普通人,所以时间难免会有冲突。 看着自己辛苦整理的采访提纲,倍感难过,甚至没有勇气开始新的采访。 ![]() (每次采访前认真做采访提纲) 就在我黯然神伤,独自“玻璃心”的时候,助教老师发现了我的心态变化。不仅在WX上给我加油打气,还专门抽时间电话开导。试问哪里的助教老师会如此用心? 因为账号就想通过培训,培养出适合平台的作者,所以老师对待每一位学员都非常用心。只要成为签约作者,就会有老师一直负责改稿,并且再无其他费用。 我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重拾信心,往后的采访越来越顺,很快也成为了签约作者。 在这一方小小的舞台上,我却看到了大千世界的人生百态。聆听过海员艰辛的生活,心疼过孩子离家出走的老母亲,感受过泥塑非遗传人的坚守,还因为采访结交了很多在美国、加拿大、非洲等地打拼事业的朋友。 ![]() (拿到第一笔稿费,就布置了自己的书桌) 现在的我热情满满,不仅因为每个月按时到账的稿费,填补了收入。更因为在记录他人故事的同时,自己也在平行世界里重新活过一回。 人的一生,时间有限,不是每个人都能功成名就,有些人注定只能在平凡生活的点滴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而真采这方舞台,就是你平凡生活中,最精彩的点点滴滴。 如果你也想打破如今一成不变的生活,想要探寻不一样的精彩,欢迎你加入真采,我在这里等着你! 这是我们签约作者珺君和的个人故事,如果你也想成为真实人物采访的签约作者,欢迎回复“加入团队”。 |
|
来自: 纪实文学素材库 > 《真实人物采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