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的专家和大师

 新用户3120VQG3 2022-06-17 发布于上海


作者:六哥

民国时期还有挺多大师的,但是随着科学体系的普及,大学院系的调整,经济市场化,资本化。大师就越来越少了,专家越来越多了。

举三个例子。

01

我们首先讲一个医学方面的例子。比如说扁桃体发炎,从中医这样一种全科式整体的角度去诊断的话,扁桃体发炎,那并不仅仅是扁桃体本身的问题,可能是其他的脏腑的这些火性蔓延到了扁桃体上面,最后往在扁桃体上面产生这样的一个结果。

所以中医可能不去治扁桃体相关的问题,而是去治源头性的问题。这边出了症状却不管这边。这就是中医所谓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的来源。背后智慧的来源就是对于整体的认知

而如果把人分开来看。在西医分科诊断的情况下。西医大概率会只针对扁桃体发炎这个症状的本身开具药物。然后把这个症状压制下去。仅此而已。症状没有了,人们就觉得病好了。也仅此而已。

02

我们再讲一个企业管理方面的事情。一个工厂里面的生产部门老是不能够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交付。

生产部分反馈原因是因为批量太过于小,种类太过于多。管理难度十分大。

然后老板就想着请生产制造专家。去解决这样的问题。用各种各样的先进的制造体系去满足这样的问题。精益制造,敏捷制造,工业互联网等等。

问题症状可能被解决。(这里也要看是专家还是“砖家”)

但是如果我们站在“上帝视角”去看根源。有可能是因为市场部开发客户方式有比较大的问题。而这种有问题的客户开发方式,是因为市场部的激励手段导致的。

其实只要稍微变革一下市场部的激励手段,最终在生产制造层面的问题就能得到大幅的改善

为何不能这样?问题就出在没有人能够从生产制造层面的问题看到源头销售的问题。有的只是一堆制造专家,营销专家都说自己最牛,没问题。

其实这个例子和上面的医学的例子是同一回事情。如果能够理解,说明很有悟性。

03

还有一个例子本来是政治方面的。但是写了之后老是过审不了。我就换一个军事方面的吧。

讲一个围魏救赵的故事。

围魏救赵这个故事大家应该比较熟悉,讲的就是赵国的首都被魏国的军队给围住了,赵王请齐王出兵相救。齐王让军师孙膑带军队救赵国。

孙膑没有对于魏军困赵国首都这一表面症状所迷惑

而是判断出了魏国首都空虚,直接去包围了魏国首都。魏王让前线的军队回来救援,赵国首都之困也就解了。

魏军回来之时,还被齐军伏击。这是后话了。

这个例子和前面两个例子不一样,孙膑没有困惑于表面的症状,从整体,从上帝视角去看,抓住了根源问题。

看到这里肯定有朋友想问,那为什么现在大师就少了,专家就多呢?

开篇已经讲了,主要原因有二:

科学体系的普及与大学院系的调整,

以及经济市场化与资本化

这里就不具体展开了,不然又是长篇大论。

我这里想说专家并不是一无是处。专家学的技术手段,也能够解决表面症状问题,这个也是很必要的。

另外一点就是专家的培养成本低。就比如说同样培养一个医生。从上医学院到出来工作,虽然说比其他的专业时间要来的长。但是相比较传统中医的培养还是快速的多。

所以也正是这种低成本的方式,医疗的普惠才有开展的可能性

最后,这里也要说一个重要趋势,目前,西方的学科,出现越来越多所谓“交叉学科”,“融合学科”。其实西方人也意识到了分科带来狭窄认知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大师的培养成本高,周期长,资本账算不过来。

大师是时代的灯塔,能让大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找到方向。

让人醒悟不被物所控制,而是自己使用这种手段去达到自己精神上的目的。

把人生的意义当做需要践行的事情,把金钱作为实现人生意义的手段

但遗憾的是,人们会问:我放下物欲,找回本心,这样做,能带来多少钱的回报呢?

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矛盾了。也就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

六哥把成为一个大师为志向目标的。

但现在,鲁大师是个电脑跑分软件,马大师是个跳梁小丑,天桥上大师不说话能知你姓什么……

哎!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