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作品,名为《黄州》。黄州位于湖北,靠近长江中游北岸,因东坡夜游赤壁而名闻天下。南宋乾道年间,陆游入蜀担任通判一职,途经黄州,赋诗一首。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来他有点儿伤感,有点儿气馁,到底他想到了什么,大英雄竟然沮丧悲观?还是先看看诗中怎么说,再分析陆游怎么想。 在现代汉语中,局促多用来作形容词。在诗中,局促是个典故,用来形容身处困境不忘家乡。陆游是绍兴人,生长在江南水乡。一旦为官,身不由己,去外地赴任,心情显得有些黯然。于是,陆游用稍带牢骚的口吻说,“我感觉身不由己,像春秋时期的囚徒楚钟仪。”外放入蜀,某种程度上是贬谪放逐。陆游感慨,难道让他学习齐国的优伶,通过讨好别人寻找机遇。 长江之水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英雄人物在此地空留余恨。如果真有天意,上天的意志真的无私,那么草木枯黄四季更迭也不会让人心情悲痛。陆游写诗不爱用典故,《黄州》的首联连续出现典故,可见他的内心相当矛盾。他想说,又怕别人觉得他软弱。他只能隐晦地表达心情,这样的陆游,不禁让人心疼。 从江南到蜀中,山重重,水迢迢,一路上风餐露宿,让陆游的两鬓多了白发。过了黄州,是黄冈,然后就是三峡了。这一路上清冷孤独,旅途之愁,内心之苦,只有陆游体会最深。当他路过赤壁的时候,看到了沧桑变化的痕迹,发出一阵感慨。男儿就要建功立业,如果没有英雄气概,就不要学习孙权了。 原来,陆游还是人们心中的英雄,他最终发出豪迈的呐喊。他骨子里的豪情壮志,没有因为一时坎坷而失落。英雄气短,错了,他的气魄直冲云霄。怀古,咏史,诉说悲凉,没错他是有些失落。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他在赤壁下想到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孙权。赤壁大战,孙权破曹,最终奠定三分天下的大局。如果孙权没有坚持博一下,历史将会改写。 陆游以孙权为榜样,纵然满鬓花白,也难掩一腔热血。陆游还是那个陆游,他的信念未曾动摇,他要继续书写壮丽的诗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