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林小短文【22-11】

 昵称28556420 2022-06-17 发布于河北

图片

意林小短文【22-11】

今天是 “读言” 陪伴你的第2721

人生的三重境界

曾昭安

清代学者张潮说,读书伴随阅历所得有所不同,推及人生境界则有三种。他在解释时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看月亮”的比喻。

第一种:从缝隙中看月亮。大半的人是如此,因为一般的人受一定的时间、空间限制,只能从缝隙中看月亮。

第二种:到庭院中望月。从屋里面走出来,到了庭院中。庭中望月,哦,天地原来如此开阔,世界如此广大。这样一来他便扩展了胸襟和气象。

第三种:站在高台上玩月。站在高台、高山上与月亮嬉戏。这是一种何等快乐的大境界!

张潮将这三种境界分别叫作“隙中窥月”“庭中望月”“台上玩月”境界的提升看起来没有多少用处,不会给你带来多少直接效用,不能当饭吃、当衣穿、当房住、当车跑、当钱花....

但实际上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它有可能提升你的创造力,让你不致陷入一种蒙昧的挣扎和角逐中去。

附耳细说

毕淑敏

韩国的古书,说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

他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附耳细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 农夫看了看他,一言不发。

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语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

黄喜很奇怪,问:“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

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但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就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中分辨出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由此可以想到人,想到孩子,想到青年...

四七二十七

王蒙

我从张中行老师的文章中得知了一个“四七二十七”的故事:二人争论不休,一个说四七二十八,另一个人坚持四七二十七。官员过问,问第二人,你是否确认四七二十七,回答绝对如此。官员说好了,无罪释放。然后下令打四七二十八论者的板子。此人大呼冤枉、不公,官员乃告之:“他都认为四七二十七了,你还和这样的人争论,不打你打谁呢?”

读后,深受启发,还替官员多想了一句话:“打他? 打死他也没有用啊。打你,打两下你不就学乖了吗?”

不能不为这样的笑话喝彩叫绝。

如果遇到只知道较劲不知道幽默的人呢? 不妨就告诉他:这是一个精神病学的案例,讲的是一位四七二十七论者、一位以为四七二十八可以无敌于天下者、一位超常巧妙办案的为官者,哥仨儿都病了。

造物者心肠

陈传席

西子病而生柔媚,海蚌病而生珍珠,牛病而生牛黄,马病而生马宝,猴病而生猴枣,狗病而生狗宝,木病而生菌,皆难得之物也。

王羲之病而有书法,致千古书法皆王法也。凡.高、毕加索、徐渭、八大山人病而有绘画艺术,皆开一代之生面。

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病而有音乐,流传世界而不绝。

李太白疯狂而有诗。

海明威疯狂而有文。

牛顿病而有力学定律。

爱因斯坦病而有相对论。

纳什病而有博弈论。

物有病则有异物,人有病则有异能。

高岩之下必有低谷,飞瀑之下必有深潭,高于此则低于彼,长于彼则短于此。人生亦然。平平者则平平,不平者则有凸凹;高出者必有不足,得意者必有遺憾。是知造物者心肠,并无别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