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玉友在后台给和玉大叔反馈了一则非常有趣的话题:“为什么在河南销售的籽料那么便宜?”最初看到这问题一下给大叔问懵了,就算是身在业内,倒也没有听说河南这不产原料的地方,籽料竟变得便宜了?仔细想想,网友应该是从互联网的各种渠道甚至广告中看到不实宣传,心想既然有这么多人搜索类似的问题,大叔就来聊聊这种购玉心态。 几年前,大叔回答过不少“网上哪里有真玉”这类问题,当时还总是傻傻的把各种购物平台的优劣拿出来分析一番。这几年通过实际工作的经历让大叔意识到,其实普通人在互联网上接触到的和田玉销售渠道一般分两种:第一种是大型网购平台专卖店这类,卖的都是低端通货,其生意逻辑和过去在线下旅游区玉石店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就是一个薄利多销,且鉴定绝对保真,品质差异不大;缺陷是想买到品质较好的玉石那绝对不可能。 能被网友注意到“河南有更便宜的籽料”,说明有部分在线玉友已经迈入了收藏第二阶段,也就是直播间蹲点,毕竟手机切换十分便捷,多个直播间反复横跳一定会注意到——河南地区直播间所销售的玉件,确实总体报价要更便宜一些,个中原因解释起来也非常简单,河南作为和田玉产业链的“发动机”。工费具有明显的优势,普通的小型雕件在这里存量巨大,低端货品确实是能找到不少性价比之选。然而咱们今天文章的主题,并不是哪里的玉石最便宜,而是我们从网上真的能寻到好的玉石么? 互联网再发达,也只是一种最新销售渠道,不能凭空变个“孙猴子”出来。资源性商品的和田玉优质货源是有限的。在这个大前提之下,想要赚钱就一定要充分利用客户信息差——比如用山料冒充籽料,拿机雕冒充手工雕琢。这些背后的手法严格意义上都不算违法,却能攫取很高的利润。 举个例子,我们新疆这边的玉商,传统商业模式一般是自己收料后再送加工,看似是一把抓“肥水不流外人田”,其实玉件没有销售出去之前,资金承压是相当严重的。还要承担原料价格倒挂的风险,而河南地区有大量的网络销售渠道,做的是“空手套白狼”的调货(借货销售)生意,直播间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没有一件是自己的,无非借用。为了拉新留客必然要不停上新,不可能太仔细的去选货。价格放下来,品质差不多就行,赚个快钱,为啥还要考虑那么多未来呢? 残酷的现状,让大叔不禁回想起前几年写过一篇文章《为啥和田玉行业没有特别著名的品牌?》,症结在于上游的原料供应商控制整个行业运行,原料每年的供应量都不稳定,价格差异变动太大(绝大部分情况是阶梯涨价)。想要做大品牌首先标准化就无法做到。即便有了稳定的客户基数,也无法提供统一的服务,难以获得消费者一致性认同,无法形成消费记忆。再加上低端生意竞争日益激烈,不懂行的消费者反而越来越多,培养市场环境在赚钱的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 品质高料子放到哪个渠道都不可能便宜,天天寻找性价比,却又四处询问这东西到底是不是高品质,是不是真的朋友们,谁也无法给你正确真实的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