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说世界上什么东西没有但人人想要,恐怕就是后悔药了。人生漫漫,总做过几件后悔的事,每每想起便唏嘘感叹,恨不能时光倒流重做选择。 然而光阴如水一去不返,于是古人先贤便留下诸多人生箴言,以此警戒后世,莫要行差踏错,贻误终生。 宋朝人才辈出,有位名相曾在辽国率军入侵时,力主宋真宗御驾亲征,最终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他就是寇准。 作为治世能臣,寇准不仅能文善武,更留下一篇千古奇文,六句话道尽人生六大悔事,其中哲理发人深省。 《六悔铭》 官行私曲,失时悔。富不俭用,贫时悔。 艺不少学,过时悔。见事不学,用时悔。 醉发狂言,醒时悔。安不将息,病时悔。 ——北宋·寇准 人们常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为官者,如若利用手中职权徇私枉法、贪污受贿,等到东窗事发心生悔意,却也为时晚矣。 多少人最初抱着救世济民的理想走上仕途,最终却在官场沉浮中迷失本心,只顾享乐不思家国。 正如那个年少时写下“粒粒皆辛苦”的悯农诗人李绅一般,在投入官场飞黄腾达后,渐渐失去了从前为国为民的赤诚理想,变成了一个花天酒地、滥施淫威的腐官酷吏。 他在职期间不仅鱼肉百姓,更对底层疾苦漠不关心,逼得手下百姓苦不堪言纷纷外逃。 最终,为官残暴冷酷无情的李绅被定为酷吏,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 孟子曾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为官者,定要保有本心,行事正派,若是为谋私利不顾百姓,终将误入歧途悔恨终身。 白居易曾说:“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富贵时,如若不知勤俭持家,整日挥霍无度,等到家底败光才悔不当初,总是令人唏嘘。 勤俭节约,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如曾国藩所言:“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人生在世,一定要懂得居安思危,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无论何时,都要保有勤俭持家的处世理念,如若一味奢靡浪费,总有坐吃山空的时候。到那时,雪中送炭无一人,家徒四壁尽叹息。 从小到大,我们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少时不去学习,等到上了年纪就会后悔。 人在年少时总是不会将这些道理放在心上,许多时候,长辈、老师们的苦口婆心只会换来孩子的厌烦。 等到真正长大成人出生社会后,发现自己知之甚少,无一技之长,为了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四处奔波受尽白眼,方才哀叹为什么小时候不好好学习,等想要学习的时候,却发现早已过了汲取知识的黄金时期。 正如颜真卿所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红楼梦》有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生在世,除了书本上的内容需要学习,出生社会后的许多道理、技艺也都要明白掌握。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如果中途因各种原因放弃学习,当有一天面对难以解决的事情时,只剩下悔恨与叹息。 正如蔡康永所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学海无涯,切莫懈怠,逢事留心,随时学习,人生之路也会愈加顺遂。 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世人爱酒,自古如是。然而许多人在酒桌上,不加节制大肆畅饮,醉酒时胡言乱语,做出荒诞不经的事情,等到清醒后才感到羞愧难当。 酒水虽好,小酌可怡情,大酌却伤身。 《金瓶梅》全书一百回,“酒”字数千个,饮酒场面数百次,西门庆更以酒铺路,巴结权贵、官运亨通,娶妻纳妾、生活浪荡,最终也因饮酒过度,身体亏损,重病而亡。 凡事过犹不及,若是嗜酒如命,小则丧命,重则灭国。 酒本无罪,贪多酿祸,与人饮酒,适度即可,莫要因酒误事,最终害人害己。 人们常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许多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很不注重保养身体,结果等到生病了,才心生悔恨,然而病好以后,却再度不知节制,日夜操劳。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再多的功名利禄都无福消受。 人们总以为趁着年轻多多打拼,等到年老后能够有所保障,殊不知,若是年轻时太过拼命耗损生机,等到垂垂老矣时疾病缠身卧榻不起,方知人情冷暖,到那时不过是心如死灰兀自伤悲。 因此,平时生活中一定要爱惜身体,加强锻炼注重养生,如此方可长久。 以上种种,想来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若是已成往事,便学会释怀,毕竟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如果一味沉溺于昨日之悔事,又怎能过好今日之生活呢? 但是如若还有许多事情尚未发生,那便学会防患于未然,做人做事时,应懂得未雨绸缪、谨言慎行。吸取前人教训,方能来日顺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