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军事战争史-027》伯罗奔尼撒战争(上)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2-06-17 发布于上海

伯罗奔尼撒战争(上)

1.雅典称霸与希腊大规模内战的酝酿

(1)提洛同盟与雅典建立霸权

在希波战争中,雅典为了联合希腊各国在海上共同反击波斯帝国,于公元前478年,组成以雅典为首的海上同盟。因同盟集会会址和金库在成立时设于爱琴海中的提洛岛而得名。入盟城邦最初只有35个,后来随着战争胜利,成员增到近250个。以盟主雅典为一方,所有其它盟邦为一方,双方立盟,军事外交一致行动,实际上是听从雅典指挥,结盟时双方共把一块巨铁投入海中,声言只要铁不浮出海面,便要永远忠于盟约。以铁表志,宣誓入盟后不得随意退出。

同盟成立之初,入盟各邦仍是独立的,雅典亦无任何特权擅自行动和实施未经同盟会议批准的法规或侵犯各邦利益。但提洛同盟的建立,对雅典来说,如虎添翼,成为希腊世界第一等强国。

在希波战争中,同盟在雅典领导下主要对付波斯,奋勇作战。但战争结束后,同盟逐渐变为雅典统治同盟成员,自己称霸希腊的工具。从此,同盟会议不再召开,雅典命令代替一切,金库迁入雅典城,加强对盟邦的勒索和控制,提洛同盟变成了雅典帝国。

雅典帝国的出现,使雅典古典文明臻于极盛。公元前461年,伯里克利任首席执政官,标志着希腊古典文明繁荣时代的到来。

伯里克利出身于雅典名门,年轻时代是在提洛同盟抗击波斯人的战争中度过的。他任首席执政官后,对内实行改革,权达下层公民,使古典希腊文明臻于极盛。对外以扩大雅典势力和利益为原则,加强控制提洛同盟盟邦,变提洛同盟为"雅典海上帝国",把同盟金库从提洛岛迁至雅典,同盟会议不再召开,雅典积极准备扩张。虽然雅典与斯巴达作为不同的政治制度国家一直有宿怨,但是基于斯巴达组建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势力比较强大,时机不够成熟,伯里克利与斯巴达在公元前445年缔结了30年和约,可是他又对别的城邦和地区进行了扩张。

(2)未来内战的酝酿与根源

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在与贵族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民主政治以雅典为首,贵族政治则以斯巴达为基地。在希腊各个城邦里,几乎都有两派斗争。民族派与贵族派力量互有消长,于是在斗争中,各城邦各派常常要求雅典或斯巴达出面干涉或派兵支援。这种形势在希波战争后日益恶化,酝酿着一场大规模内战。

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在经济和政治上也矛盾重重。雅典与伯罗奔尼撒同盟中的工商业城邦,尤其与工商业发达的科林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为发展工商业,雅典与科林斯展开全面竞争。雅典与斯巴达为称霸希腊,分别各自扶植自己的势力,巩固并推行自己的政治制度。基于两者的深刻矛盾,内战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公元前431年春,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成员底比斯袭击了雅典的盟邦普拉提亚,雅典给予普拉提亚以援助。以此为起点,至6月中旬,斯巴达王阿基达马斯率军入侵阿提卡,战争全面爆发。

2.十年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从公元前431年开始直到前404年结束,历时27年,战火几乎遍及整个希腊世界。根据史学传统,这次战争可分成三个阶段:一、自公元前431年至前421年,史称"十年战争",或以斯巴达国王之名称为"阿基达马斯战争";二、自公元前415年至前413年的西西里战争;三、自公元前413年至前404年雅典投降,战争结束,史称"德凯列伊亚战争"

1)雅典的战略与瘟疫骚扰雅典

当伯罗奔尼撒人在科林斯地峡集结军队,正将出发向阿提卡进攻的时候,雅典的首席执政官伯里克利在人民大会上发表演说,让雅典郊区的农民放弃家园,把家眷和财产迁入城内,固守城垣,运用海军同敌人战斗,以自己海军之长对付伯罗奔尼撒同盟海军之弱。

伯里克利早在战前就预料到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为了及早防备斯巴达人从陆上入侵,曾在雅典城与外港比雷埃夫斯之间,修建一道长垣,这样就使陆海两方面的防务都有所巩固。战争爆发后,他采取一件稳妥战略:陆上主守,乡民迁入城中,必要时放弃农村,坚壁清野,据城坚守;同时充分发展海军优势,发兵袭击伯罗奔尼撒沿岸城市,逼迫敌方疲惫求和。伯里克利提出的战略基于他的依靠雅典的财富和资源打持久战的军事思想。正如他之所言:"因为同盟者所缴纳的金钱就是雅典的力量,战争的胜利全靠聪明的裁断和经济的资源。"第一年的战事,雅典就是在伯里克利的领导下以此战略行事的。

伯罗奔尼撒同盟军侵入阿提卡后,大量农民涌进雅典,雅典变成了巨大的难民营。伯里克利绝没想到这一战略在下一步却使他陷入极端被动的处境。

公元前430年夏,一场意想不到的灾祸突然降临到雅典头上。一场可怕的瘟疫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传至埃及和利比亚,再从海上传至皮里优斯港,然后蔓延至雅典城。战祸引起大量农民涌入雅典城内,促使雅典瘟疫更加恶化。许多人相继死亡,据估计,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死于这场瘟疫。加上前方军事失利,雅典公民开始对伯里克利不满,不久,公元前429年,他也罹难于此疫。

2)普拉提亚围城战

伯里克利死后,雅典发生了主战还是主和的两派斗争。以克里昂为首的主战派主张继续推行对外扩张的战争政策,加强对盟邦的控制,以武力逼使敌方就范。公元前427年,克里昂出席首席将军,基本继承伯里克利的弃陆从洋战略,与伯罗奔尼撒人继续作战。

公元前429年,斯巴达国王阿基达马斯率伯罗奔尼撒同盟军,向中希腊的雅典盟邦普拉提亚进军。普拉提亚人固守城池,在卫城上建筑一排大木栅,内砌以砖,加固加高城墙。伯罗奔尼撒人却在靠近城墙的地方造一土山,与城相接,利用他们的攻城机械——破城锤(撞墙车)来进攻城池。普拉提亚人利用套索和吊梁破坏敌人的破城锤。其中吊梁与中国古代的滚木起同样作用,但吊梁是用两根铁索悬挂在两根平行地放在城墙上的木杆上。当发现破城锤撞击城墙时,他们把吊梁移动到破城锤的正上方,然后放松铁索,让吊梁突然落下,这样便可把破城锤的头部砸坏。不久伯罗奔尼撒人利用破城锤攻城就在吊梁的打击下失败了。

接下来,伯罗奔尼撒人利用火攻想烧毁普拉提亚,但一场大雨挽救了普拉提亚。

围城日久,城内粮食日缺,普拉提亚人只好在公元前427年向伯罗奔尼撒人投降普拉提亚城遭到了屠杀,一年后被彻底毁灭。

3)派罗斯、安菲波里斯战役及尼西亚和约

公元前427年,克里昂开始出任首席将军后,亲自带兵出征。公元前4255月,雅典派兵占领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南部的战略重地派罗斯港。同年7月,克里昂又亲自率军占领与派罗斯港相对的斯法克特里亚岛。雅典鼓动那儿的斯巴达黑劳士发动暴动,让斯巴达深以为患,于是斯巴达主动求和,但遭雅典拒绝。

正在斯巴达危难之际,斯巴达人接受了其将领拉西伯达的建议,进攻爱琴海北岸的雅典城市。这样一方面可以把雅典军队引出伯罗奔尼撒半岛,以免除其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可以鼓动那里的雅典同盟国背叛雅典,以破坏对方的物力和人力支援。公元前424年,拉西伯达率军占领安菲波里斯,接着又攻陷许多地方,引起雅典在希腊东北地区各同盟国的背叛。

公元前422年克里昂亲率雅典军队与斯巴达人又在安菲波里斯展开激战。由于盟邦叛离,雅典军事失利,主和派在雅典抬头并逐渐占了优势。公元前421年,雅典主动与斯巴达提出议和,双方缔结了为期50年的和约,史称尼西亚和约(以雅典将军主和派首领尼西亚得名)。至此,"十年战争"结束,伯罗奔尼撒战争暂告一段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