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再次温馨提示各位,要想做好风险导向的审计,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记住125即1个导向,2个层次,5个要素就能快速进入现代风险导向的审计赛道。风险导向的审计思维模式,在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制定和所有单个审计项目开展的过场中均采用风险导向的审计。·风险导向模式 1997年,麦克宁最早提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传统内部审计中,通常采用直接测试内部控制,考虑内部控制是否充分有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采取首先确认企业目标或某项业务的目标,然后再分析对这些目标产生的影响的风险以及能够管理类这些风险的控制,最后测试实际的控制并考虑岂能否切实管理这些风险。  如费用专项审计就要确认被审单位费用相关制度健全、适当吗?执行是否有效? 第二,效益或效率性。评价被审主体所应该做的事做的怎么样?再拿费用专项审计举例,费用的发生否必须?费用的效益如何?投入与产出是否还可以有进步空间?每一个审计人均应该刻在心里挂在嘴边的审计发现的五个要素,即标准、现状、影响、原因、建议。现状:时间、地点、人物、事项用说明文的方式予以描述,切记用数字说话。 影响:对组织的影响有多大?是好的影响还是坏影响?好的影响就是审计发现的亮点。坏的影响就是审计发现的问题或风险。影响大小有两种方式界定,一是金额的大小,二是性质的严重性。“影响”按时空区分,对过去或现在的影响,是审计发现的问题。对组织未来的影响是审计发现的企业风险提示。原因:这是审计发现的重中之重,也是审计与记者与财务等人员最本质的区别。记者的使命是揭示问题,发布问题引起社会反响或关注,不负责提出建议或方案。而审计不在于揭示或打破,而在于建议和改善。因此审计必须还原业务的实质,深挖深挖深挖原因,挖到底。深挖问题原因六个视角: 从意识层面查找原因 从制度方面排查原因 从人员方面查找原因 从流程方面查找原因 从管理工具查找原因 从企业文化透视原因 建议:根据深挖出的各种原因逐一提出可行的有建设性的审计建议。如未挖出原因,审计建议就只有空话连篇了。以上是快乐内审威姐根据自己工作经历总结出的125风险导向的审计实务指南,简单易行,个人拙见供大家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