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诗,用红豆表达对爱情的忠贞。有人说,这是一首友情诗,王维送给好友的作品。到底是歌颂爱情还是友情,其实一点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这首诗中读到了千年不变的真情。 相思,有两个意思,既可以泛指想念,也可以特指男女相互爱慕。这样看来,就不能把这首的内涵局限在爱情上了。王维歌颂的是一切美好感情,包括爱情、友情,乃至亲情。从这个角度看,王维是个有大爱的人,他从红豆想到了美好的感情。 据考证,这首诗还有另外两个题目,分别叫《相思子》、《江上赠李龟年》。由此可见,上述论证相当有道理。至此,就会明白,不要单纯把这首诗当成爱情诗,否则你会辜负王维的创作意图。 红豆,别名相思子、相思豆,在某些地区又被称为鸡母珠。这种豆子的大小和黄豆相仿,颜色鲜红,在一侧有黑色圆点。一般来讲,颜色鲜艳的物品,容易引起人们注意,尤其是鲜红的果实,更会让人过目难忘。久而久之,人们赋予红豆文化意蕴,令其寄托感情。 王维是山西蒲州人,他入仕之后曾经因公务前去南方。他从长安出发,至襄阳,转夏口,最终到达岭南。这一路行走了大概2年,除了沿途办公,还考察风土民情,积累创作素材。当他发现色彩鲜艳的红豆,立刻想到了美好的情感。他要歌颂大家共同的情感,他要记住这种美好的感觉。 “此物最相思”,可谓语浅情深,深厚的情感浓缩在小小的红豆上。如何记住相思,王维给出了办法,多多采撷红豆。以后看到红豆,就想到了相思之情。深意寄托其中,红豆不仅仅是果实,变成了情感的载体。人们常说,睹物思人。王维咏物表达情感,也表达了他的深情。 这首诗因言简意赅,情感真挚,备受好评。《相思》在流传过程中,衍生出另外一个版本。“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劝君休采撷,此物最相思。”到底哪个版本才是王维的作品,历来都有争议。从平仄看,“发故枝”更符合格律音韵。这个现象可以说明,这首诗有多么受人欢迎。毕竟,传播度高的作品,才会有“二创”出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