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赊刀人的预言——一袋面就可娶个媳妇

 健康使者846A 2022-06-17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图片

“有田无人种,有屋没人住。人将脱衣而出,兽将穿衣而行”,“猪过千,牛过万,娶个媳妇十八万”。这些在30年前看来匪夷所思的赊刀人话语,现在都已经变成了现实。 

现在50岁以上的人可能还记得,30年前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稻谷一斤不到一毛钱,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有一批人走街串巷,身背菜刀、剪刀、铁锅、农具等物品进行交易。他们的交易方式只赊不卖,承诺大米超过一元钱的时候再来收钱,赊的时候有的还会留下一句或者关于未来的几句神秘谶语。 

这些谶语更是几乎无所不包,从我们平常的衣食住行再到世道未来都有。如:小麦大米一块钱时收回,猪肉十块钱一斤时收回(那时猪肉几毛钱一斤)。 

据悉赊刀人最早在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那个时候叫做“卜卖”。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跟卜卦算命的一样,有占卜的预知能力,预测时势变化的本领,他们所留下来的很多预言,通常到最后都会变成真的。 

清朝的书籍上记载,相传在光绪年间有一个赊刀人预言,假如小麦价格从现在的九十文钱跌到十九文钱就回来收钱,大家都不信,都赊了他的刀,等到光绪登基后,开始变革新政,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把小麦从九十文降到十九文钱一斤。 

所谓刀者,谐音“道”也,所以有人说赊刀人归属道家,是鬼谷子的门生传徒,以占卜生死、预测兴亡、预知未来为己任。 

作为门下传徒的赊刀人,赊刀行为只不过是为自己积德行善。而在应谶语之后,他们大多数又都消失不见,不收钱资,这样的做法也让人多笃信。 

神秘的赊刀人通常会在秋后春季出现,走街串巷游乡四里,偏僻的山里也会看到他们的身影,一路踏歌而来,走村串户不露身底与人交易,谶语连连信言旦旦,来也无踪去也无踪,给人一种神秘及给人诸多遐想。 

或许多少年以后,神秘的赊刀人可能又会来到人们的面前,告知更多即将发生的事物也未必可知。 

“等到大米35元一斤,日工六十块钱时再来收钱”。我们这里的日工现在是大工一百七、八,小工一天是一百二、三。 

多年前就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到时候会出现一袋面换一套楼房“或“到时候会出现一袋面娶一个媳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