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畏风雨,笑看风云,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泊木沐 2022-06-17 发布于辽宁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淮中是地名,犊头也是地名,从题目就能看出来,苏舜钦水路出行,夜晚停靠在淮河犊头。他有感而发,赋诗一首,聊聊眼前的风景,说说人生的无奈。很多诗人都喜欢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进行创作,如何可以让人过目难忘,就看诗人的本事了。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犊头景色,后两句描写人生的风雨,最后总结出笑看风云的人生态度。

春阴,不是树荫,在这首诗中指天上的阴云。天上阴云密布,笼罩旷野。旷野上野草青青,在幽暗处点缀着几朵小花。明艳的小花,充满光彩,仿佛可以照亮阴云下的大树。可能有人觉得,这两句诗逻辑上有问题。夜泊,阴云,为什么还能看到草青青,为什么还能看到幽花照亮大树。很明显,苏舜钦采用了夸张的手法。

写景是为了表达情怀,未必要写实。有时候,为了表达情感,可以进行适当的夸张。幽暗中可以看到一点光明,预示着人生还有希望。接着读这首诗就懂了,苏舜钦不想消沉下去。他要调整心态,坦然面对人生波澜。

晚上舟船停靠在古祠堂边,苏舜钦站立船头观赏夜景。祠堂是祭祀祖先或者先贤的地方,苏舜钦靠近这里另有深意。祠堂可以祭祖,也可以进行婚丧嫁娶等活动。在这样一个见证人生关键时刻的地点,很容易引发感慨。苏舜钦一定有千言万语想说,这些话汇聚成七个字,“满川风雨看潮生”。

潮起潮落有什么好看的呢?苏舜钦想到了官场倾轧,想到了风波不断,想到了前途未卜。眼前的潮水,暗示内心的不平静。据考证这首诗写于北宋庆历年间,苏舜钦受迫害远离京城。他的政敌通过构陷手段污蔑他监守自盗,于是他被削籍为民。他离开汴京城后想要前往苏州,路过淮河时写了这首诗。

苏舜钦当时30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他支持范仲淹进行改革,受到政敌的疯狂报复。从官员到布衣百姓,他有很多委屈要说。不过,他最终什么也没有说,他觉得隐居不仕的生活也许更适合他。当他在古祠堂下看着潮水起落,想到自己的遭遇,有了顿悟。放下过去,意味着新生。

几年以后,朝廷替他平反,让他去湖州赴任。结果,他身染重疾,没有启程就病逝了。苏舜钦病逝的时候刚过不惑之年,实在是一桩憾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