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4月15日发布夜谈《早睡、运动、读书,是性价比最高的自律》。 其中最健康的自律是早睡,早睡养神; 最实用的自律是运动,运动养身; 最丰盈内心的自律是读书、读书养脑。 01 最健康的自律是早睡,早睡养神 ![]() 英国哲学家洛克曾说: “自然给予人们的甘露是睡眠。” 早睡能让我们的脑细胞得到更好的休息,使我们拥有更旺盛、持久的精神去工作、学习和生活。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 “睡眠像是清凉的浪花,会把你头脑中的一切商浊荡涤干净。” 早睡不仅让我们精力充沛,也有益于调整情绪,不易得抑郁症。 美国布罗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持续跟踪了84万人的睡眠情况,结果发现: 早睡早起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比较弱,晚睡时间每提前1小时,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23%。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睡眠中心主任郭兮恒曾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建议: 最好在晚上10点到11点睡觉,最晚不要超过晚上12点睡觉。 然而现在很多人都习惯晚睡,尤其是年轻人。 殊不知熬夜对身体的损害是巨大的,根据中国睡眠医学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 90%的年轻人猝死都跟熬夜相关。 今年2月年仅43岁的知名音乐人赵英俊因为肝癌去世。 其制片人爆料说赵英俊是因为常年熬夜才引发的肝癌。 据《黄帝内经》记载: 凌晨1点至3点是肝脏排毒的时间,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进入深度的睡眠,那么肝脏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网上有句话说得好,“早睡早起,没病惹你;早睡早起,赛过人参补身体。” 早睡才能养出好身体、养出好精神,早睡还有助于保持年轻的容颜。 “冻龄女神”杨钰莹已过50,仍然拥有一头浓密飘逸的黑长直、吹弹可破白皙的皮肤。 她的秘诀是保持早睡。 另一个不老女神王祖贤在其社交平台上公布了自己保养的秘诀是早睡。 可见,早睡让我们拥有清醒的大脑、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的身体、年轻的容颜。 早睡不愧是最健康的自律,早睡养神、益神益气、养生养心养颜。 02 最实用的自律是运动,运动养身 ![]()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出生时曾被护士预言活不过4天。 他一生都在跟病魔做斗争,然而却活出了84岁的长寿。 伏尔泰的长寿跟他喜欢运动分不开,他曾经说过:“生命在于运动。” 他非常喜欢运动,且爱好广泛,喜欢跑步、骑马、游泳、爬山、击剑等。 虽然身体不好,但是在80岁高龄时,还和朋友一起登山看日出。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 “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法国另一个文化泰斗雨果在40岁那年,不幸患上心脏病。 因为病魔的折磨,导致他走路气喘吁吁、脸色铁青,根本无法提笔创作。 就当大家都在惋惜“巨星将要陨落”时,雨果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运动。 最后体质逐渐增强,病情也获得好转。 60岁创作了震撼文坛的《悲惨世界》。 80岁完成了戏剧《笃尔克玛》。 从一个垂死的心脏病人成为一名高寿者,享年83岁。 正如我国第一个体育教授马约翰先生而言: “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 罗兰则认为: “运动的好处除了强身之外,更是使一个人精神保持清新的最佳途径。” 英国著名诗人蒲柏曾说: “大脑的力量在于运动而不在于静止。” 《新民晚报》曾发布一则新闻,新闻中提到: 国内外医学界针对运动与健康、运动与脑力、运动与智力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人体运动会分泌一种神经递质,这种神经递质会让人的思维变得活跃和聪明。 运动时会让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使得大脑皮质管理思维的部位获得休息,缓解脑部疲劳。 经常运动还可以提升神经细胞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使得我们大脑变得更灵活、思维更敏捷。 难怪法国著名思想家罗梭说: “散步促进我的思想。 我的身体必须不断运动,脑筋才会开动起来。” 运动不愧是最实用的自律。 能增强体质、延长寿命。 更是能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更为灵活、敏捷。 运动养护我们全身。 03 最丰盈内心的自律是读书,读书养脑 ![]() 最近屡屡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段话: “读书少,看问题往往失于主观简单,归咎外因,牢骚抱怨。 书读多了,人变得谦逊、沉着、明晰。 更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视野提升,心胸开阔,拨云见日,迷途知返。”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28岁考中进士,可谓年少得志。 那时候的曾国藩以为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唯一的追求就是功名富贵。 一直到他进入翰林院,学习明代大儒王阳明后才恍然大悟。 意识到自己的鄙陋与浅薄,发现自己的视野是那么的狭隘。 王阳明年少时,曾经问自己的私塾老师:“天底下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 私塾老师回答:“当然是读书当官。” 王阳明说:“恐怕科举仕途的胜利,不是最重要的,而读书学圣贤才是吧。” 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 曾国藩恍然大悟、胸襟因此被打开。 在三十岁那年,立志学做一名圣人。 他开始读书自省,慢慢地个人气质也在发生着变化。 想当初他刚入翰林院时,发现周围的人都有着学者风范、大儒气质。 相比较而言,自己则充满了乡土气息,视野学识、风度衣着都不如人。 虽然曾国藩从小刻苦读书,但是从小到大读的书都是为了科举考试。 除了读一些四书五经之外,并没有读其他的书籍。 在他立志学做圣人之后,扩大了读书范围。 坚持每天读书、作诗、记日记。 从中不断自我反思、修正自己的不足。 最终修成“内圣外王”。 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信中曾写到: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 读书,使人气质不凡,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也使人增长见识,谈吐不凡。 《权力的游戏》作者乔治·马丁曾说: “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知名作家三毛说: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 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 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读书更是使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从小就喜欢读书,在成为作家之前,他曾经有过一段生活困难、还债的日子。 但即使生活窘迫,只要有空闲,他就会捧书阅读。 他说: “不管工作多么繁忙、生活多么艰辛,读书和听音乐对我来说始终是极大的喜悦。 唯独这份喜悦任谁都夺不走。” 莫泊桑也曾说: “喜欢读书,就相当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所以最丰盈内心的自律是读书,读书养脑。 读书让我们内心变得强大、心灵变得美好、大脑变得智慧。 04 写在最后 朋友们,早睡、运动、读书,是三种性价比最高的自律。 最健康的自律是早睡,早睡养神; 最实用的自律是运动,运动养身; 最丰盈内心的自律是读书、读书养脑。 如果我们能够坚守这三种自律,一定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