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位置不同音不同!

 立达国学 2022-06-17 发布于北京
立达国学院|出品
袁浩|撰文
    袁浩|编辑

一个最常用的“不”字,读音也十分简单,但是放在古籍中,各种读音却是层出不穷,实在令人费解。《音学五书》中整理归纳了“不”字的读音。书中记载“不”在读音方面有丕(pī)、趺(fū)、府鸠反(fōu)三个读音。古“丕”字写作“不”,“不”有时也作发声之辞。

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有:鸟飞上翔不下来也。凡云不然者。皆于此义引申假借。其音古在一部。读如德韵之北。音转入尤,有韵读甫鸠,甫九切。段玉裁认为,“不”除了方九切这个读音外,还有另外的读音,甫九切,义为“不然”。还有不當作柎,古声不柎同,当萼足解。


辞海对不字注音有五:

①bù,有“表否定”,“表禁止”,“未,不到”,“非,不是”,“无”,“作助语,无意”;

②fū,有“柎的本字,花蒂”;

③fōu,有“姓”;

④fǒu,有“同否”;

⑤pī,有“通丕,大”。


“不”为萼足义,读“趺(fū)”音。《集韵虞韵》:“柎,草木房为柎。一曰华下萼。或作不。”《通志·六书略一》:“不,音跗。像花萼蒂之形。”用于某些地名时,也读“趺”音。焦竑曰“济南之'华不注山’,吴兴之'余不溪’,皆作趺(fū)音读。”

古“丕”字和“不”字本为一字,“不”字的本义为萼足。当“大”解是由本义假借而得。《说文解字》把“丕”解释为:“大也。从一不声。敷悲切。”随着语言的发展,词义的演变,“不”字假借为当“大”解的“丕”字,使用过程中才产生了形体的分化,产生了“丕”字。所以“不”字古音读作pī,通丕,为大。

“不(fōu”亦读府鸠反,常在诗文和姓中使用,随着语言的发展,使用情况逐渐减少。宋鲍照《松柏篇》:“孝子抚坟号,父子知来不?欲还心依恋,欲见绝无由。”《后汉书皇甫规传》记载汉有“不疑”姓。所以读作fōu多出现在姓氏中。另外“不(fǒu)”读方九反,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否”字。《说文·不部》:“否,不也。从口从不,不亦声。方久切。”徐锴曰:“不可之意见于言,故从口。”

最后总结一下“不”字的读音。“不”本义为萼足之义,读为“趺(fū)”音,后假借为当“大”解的“丕”字,在一些文献中通古“丕(pī)”字。某些古文献中“不(fōu)”读为府鸠反,这个读音在姓中也曾出现。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不fǒu”当“鸟飞上翔不下来”时读方久切,与“否”字音义相同。此音在某些诗文中也运用过,“不”读方九反,可能是一种诗文中的通假造成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