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在古籍中都有哪些读音

 立达国学 2022-06-17 发布于北京
立达国学院|出品
袁浩|撰文
    袁浩|编辑

古汉语“从”字是个多音字。《广韵》中“从”字共有3种读音分别是“疾容切”、“疾用切”和“七恭切”。而《集韵》中的“从”字竟然有11种读音,由于“从”字古今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便以古籍中“从”字的常用音进行讨论。

“从”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义,主要有:(1)跟随,追随。《左传·庄公十年》:“可以一战,战则请从。”(2)随从者。《诗·齐风·敝筍》:“齐子归止其从如云。”(3)听从,依从。《书·舜典》:“五典克从”即“五典能顺从”。(4)追逐。《书·汤誓》:“夏师败绩,汤遂从之。”(5)同宗。堂房亲属。《左传·庄公八年》:“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从妹”即“堂妹”。(6)介词:表示起点,相当于“自”“由”。《诗·小雅·何人斯》:“伊谁云从。”(7)作“纵”的古字:南北为从,东西为横。《诗·齐风·南山》:“药麻如之何?衡从其亩。”(8)作“纵”的古字:放,放纵。《礼记·曲礼上》:“欲不可从”即“欲望不可放纵”。以上意义除“追逐”、“同宗堂房亲属”外,其余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辞海对从字注音有四:

①cóng,有“跟随”,“听从,顺从”,“追随,追逐”,“参加,从事”,“自,由”,“任,听凭”,“从来”,“采取某种处理方式或态度”,“用来指出汉字所由构成的成分”,“随从的人”,“指堂房的亲属”,“从属的,次要的”十二个义项;

②sǒng,有“通怂”一个义项;

③zōng,有“通踪;踪迹”一个义项;

④zòng,有“东西为横,南北为纵”,“放纵”两个义项。

结合辞海的解释可以清楚地得出“从”字的常用读音。当“从”字读作cóng时,常有跟随和听从的意思。《论语·公冶长》中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臣从其计。”便能很好理解这两个含义。

此外“从”字还读作zōng,通踪,有踪迹的意思。《史记·刺客列传》中有:“今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绝“从”便是绝其踪迹的意思。

“从”作为“纵”的古字时,有“放,放纵”和“南北为纵,东西为横”两种解释。“从”既为“纵”的古字,其读音必与“纵”一致,应读作zòng。《广韵》去声用韵:纵,放纵。《说文》缓也,一曰舍也,子用切。又平声钟韵:纵,纵横也,即容切。“子用切”同“足用切”,“即容切”同“将容切”。《汉书·王吉传》:“其后复放从自若。”颜师古注:“从音子用反。”由此可证“从”用于此义应读zòng。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