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jǔ)草实而食之”的苏武,归国后怎么样了?

 立达国学 2022-06-17 发布于北京
立达国学院|出品
刘宇|撰文
    刘宇|编辑

汉昭帝始元六年春,被匈奴囚禁于北海,牧羊十九年的苏武回到了故国。壮年出使,白首而归,心中百感交集。


这一故事,班固在《苏武传》中着墨重书,也被收录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本中。

俘虏生涯,苏武曾饥吞毡、渴饮雪,北海边,“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此处“去”,音jǔ,通“弆”,意为“收藏、贮存”。

“去”,在《汉字字音演变大字典》中共有两种读音:

”,音qù意为

①“离开”——《岳阳楼记》:“便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②“距离”——《五人墓碑记》:“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③“过去的”——《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④“除去”——《捕蛇者说》:“去死肌,杀三虫。”

⑤“舍弃”——《五蠹》:“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循徐、鲁之力,使敌万乘,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

⑥“表行为动作的趋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⑦“前往”——《孔雀东南飞》:“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音jǔ”,意为

①“收藏、贮存”——《汉书·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有几种解释:有的说“掘野鼠、收草实来吃”,有的说“掘取野鼠所贮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当然,还有一种更惨烈的境况——掘食野鼠,也与鼠争食。

人尽皆知的节选故事,最后记录到苏武一行归国受封:

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

但这并不是全部。

被封为典属国的苏武,在后来权力的争斗中,被当成了枪使。

归国之际,上官桀、上官安父子,正与霍去病的异母弟霍光,为了相权明争暗斗。

上官父子上书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霍光)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抨击霍光亲信无功受禄,是将矛头直指霍光;为苏武鸣不平,则明显是带着政治目的的虚情假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苏武的品性,断不会因为这种事对朝廷心生不满。但这样拙劣的谎言,却煽动了一个人——苏武的儿子苏元

就在苏武回国后的第二年,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燕王、盖主(编者注,汉武帝长女鄂邑长公主,嫁盖侯王信,故又称盖主,谋反事败后与燕王皆自杀)谋反失败,苏元作为共犯被杀。霍光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还记得苏武北牧的第三年,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给他捎来的消息吗?老母去世,夫人改嫁,两个妹妹与儿女生死未卜,而此前,苏武的兄长苏嘉、弟弟苏贤都因伴君的疏失获罪,选择自杀。

煎熬挨过十几年,而今,在权斗的倾轧中,苏武又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成为了政治牺牲品。

汉宣帝时,苏武已年迈,皇帝对他优宠怜悯之至,查问苏武在匈奴时还有没有子嗣,以冀他后继有人。这时,众人才知道他当年北海流放,和匈奴女子生下了一个孩子,名叫:

苏通国

甘露三年,汉宣帝在麒麟阁为十一功臣留像,以表彰他们的功绩和美德,依次是:


用信念支撑了自己十九年,至少最后名扬誉满、寿终正寝。不幸的苏武,也是幸运的——而李陵不同。

“径万里兮度沙幕,
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
士众灭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
虽欲报恩将安归!”

庸人为帅,落井下石;匈奴合围,插翅难飞;刀摧士灭,无奈被擒;谗言诬陷,全家被杀。

北海临别之时,当李陵听到即将回国的苏武唱出他的际遇,痛哭一场。


李陵的确降了,但本质上,他与苏武是同一种人。只不过,匈奴的压逼、国人的迫害,让李陵归乡的意志,也埋葬在苏武曾求生了十九年的茫茫北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