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年,王莽篡国,一番励精图治的改革,反倒让天下更加乱七八糟。民怨沸腾,义军四起。听过刘兰芳《东汉演义》的朋友想必有印象——最具代表性的,即“绿林赤眉起义”。王莽新朝被农民军推翻后,汉室宗亲刘玄被绿林军推举为“更始帝”,樊崇和他的赤眉军一合计,干脆前去投奔。可更始帝只相中了赤眉的势力,无意找合伙人。赤眉的骨干们,只被封了列侯,却无半点实权。虽然大部分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但赤眉领导人们还是察觉出了背后的端倪,果断和绿林军翻脸,随后便是义军间的火并。赤眉军也在琢磨,为啥威信比不上绿林。思前想后,醍醐灌顶:师出无名啊!咱们也得立个汉室宗亲当皇帝。他们属意城阳景王刘章的后人。这个刘章,是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子孙实在太多,遍及山东,仅在赤眉军内部,就多达七十余人,最后,放牛娃刘盆子和他的两个哥哥刘恭、刘茂“杀进决赛”。通过科学选拔——抓阄,十五岁的刘盆子抽中了刻有“上将军”的木简。这个少年当时什么样?“盆子时年十五,被(pī)发徒跣,敝衣赭汗,见众拜,恐畏欲啼”。散发光脚、破衣烂衫、脸红流汗,见人跪他,吓得要哭。刘茂对他说:“好好把木简藏着”。更始三年,当了皇帝后,刘盆子仍然和其他放牛娃一块进行从前的“工作”。皇帝在放牛,赤眉军也不管那么多,自己有了名头,只顾反攻倒算,和刘秀的汉军前后夹击,赶跑了绿林军,率先拿下长安。就此步入正轨了吗?并未。由于文化水平过低,赤眉军只能找出在县里当过公务员的徐宣任宰相。樊崇任御史大夫。长乐宫内,一群大老粗每天在宫殿里争功夺赏。说高兴了,就欢呼叫喊;说急了,就抽出剑砍殿柱子。宫中宴会,酒肉刚端上来,一群赤眉军士直接冲进来哄抢而光。争抢中,厮打得头破血流还不罢休,直到被斩了一百多人才消停。这个放牛娃,胆小之甚,却也心地善良。当时上千宫女被幽闭在宫中,每天掘草根、捉池鱼为食,刘盆子怜悯,让小黄门给每人数斗米。巨大的心理煎熬让刘盆子的精神几乎崩溃,他的兄长刘恭也看出乌合之众不足成事,教给弟弟一些辞去帝位的官话,找来樊崇等人谈判。刘恭先说:“诸君共立恭弟为帝,德诚深厚。立且一年,肴乱日甚,诚不足以相成。恐死而无所益,愿得退为庶人,更求贤知,唯诸君省察。”樊崇不耐烦了,威胁道:“此宁式侯事邪!”(这难道是你式侯刘恭的事么!)刘恭感到害怕,起身离去。刘盆子则态度坚决,给这些“表面臣子”们磕起了头,他自称:这天子做得和贼无异,他受够了抢掠丑闻和肮脏勾当,求各位放他一条生路。如果一定要杀他,他也逃不了。在场数百人不停道歉:俺们不再放纵了,下次不敢了。樊崇将刘盆子抱起,重新系上印绶带,刘盆子呼叫抗拒——当然,没用。洛水之滨,刘秀和刘盆子、樊崇等人聊起了天。这番对话,太过精彩。对着素未谋面的族人、放牛娃出身的刘盆子,刘秀问:“自知当死不?”(“真是聪明,我们刘氏宗室没有痴呆儿。”【蚩,通“痴”】)刘秀又对樊崇等人说;“得无悔降乎?朕今遣卿归营勒兵,鸣鼓相攻,决其胜负,不欲强相服也。”(“是不是后悔投降了呢?我现在放你们回营去,你们可以再率领军队鸣鼓相攻,一决胜负,我并不想你们来勉强服从我哩。”)徐宣等叩头曰:“臣等出长安东都门,君臣计议,归命圣德。百姓可与乐成,难与图始,故不告众耳。今日得降,犹去虎口归慈母,诚欢诚喜,无所恨也。”(“我们出长安东都门时,君臣商议,向圣上归降。百姓可以在事成之后与他们一同欢乐,但在开始时是很难同他图谋的,所以我们没有事先告诉群众。今日归降,好比是从虎口中逃出而归慈母,真是欢喜之至,没有什么悔恨的。”)(“你不愧是那种铮铮的硬汉子,庸人中的卓越之人。”) ①“均”“直”——《诗·小雅·节南山》:“昊天不佣,降此鞠讻”; ①“受雇为人劳动”——《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②通“庸”,平凡——《荀子·非相》:“远举则病繆,近世则病佣”。 身处乱世,同为宗亲,刘秀对这个放牛娃出身的年轻人,不止一见如故,更充满怜爱之感。后来樊崇、逄安谋反被诛,并没有波及到刘盆子。刘秀还不断给他赏赐。刘盆子生了眼疾,双目失明,刘秀封赏给他荥阳一带的均输官地,让他终身食用这里的税收。欲求退位而不得的放牛娃,根本不具备称帝的能力。如果不是命运使然,说不定,田野间的放牧生活,会让他真正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