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景延广的本事锻炼得不差。其父景建是个好弓手,曾教诲他:“射不入铁,不如不发”。景延广做到了,“以挽彊见称”。他事业的起点,是带艺从军,投靠后梁的邵王朱友诲。后朱友诲因谋反被幽禁,景延广逃亡到后梁名将王彦章帐下。霉运尚未结束,中都之战,梁军全军覆没,景延广身被数创、仅以身免。后梁灭亡后,景延广等人被后唐军队收编,听命于汴州守将朱守殷。明宗皇帝李嗣源即位时,朱守殷抗令被镇压,景延广因此受到牵连,将要被处死。六军副使石敬瑭,见到景延广后,非常同情,于是暗中将其释放,不久收入自己的帐下。至此,景延广已被迫四易其主,除了眼光的限制,也可以侧面印证其对自身缺乏长远规划,“身似浮云,心如飞絮”,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亦步亦趋。后来,石敬瑭立国,国号“后晋”,为求助力,割让幽云十六州向契丹辽称臣,并认了年纪比自己小近一轮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为义父。景延广由于战功卓著,被在朝中委以重任,从不干预政事,一心辅佐、行事谨慎。但石敬瑭一死,景延广也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石敬瑭临终前,曾托付景延广和宰相冯道辅佐儿子石重睿。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景延广违背了其遗愿,让石重贵成为了“合法继承人”。石敬瑭丧礼后,景延广也暴露了自己的第二个性格缺陷:飞扬跋扈、目中无人。冯道历经四朝十代君王,世称“十朝元老”,极度圆滑,纵容其嚣张跋扈,使其灭亡得更快。“杀君马者道旁儿”,惜景延广参不透这道理。终于惹出祸事来。石重贵登基,按例仍要向契丹献表称臣。景延广对割让幽云十六州的屈辱耿耿于怀,要求不得称臣,只向耶律德光称孙。“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翁要战,则来,他日不禁孙子,取笑天下。” 乔莹知其言必将再起两国纷争,问他敢不敢让自己记在纸上给耶律德光带回去。 景延广一介武夫,受不得这种挑衅,立刻应允。这也彻底激怒了契丹人。天福八年,石重贵在景延广的府中摆宴,景延广“所进器服、鞍马、茶牀、椅榻皆裹金银,饰以龙凤”。时天下旱、蝗,民饿死者岁数十万,而君臣穷极奢侈以相誇尚如此。牀,音chuánɡ。茶牀,即“茶床”,供人饮茶休憩的家具。椅,音yǐ,椅子,属晚起义。天福十二年(947年),耶律德光攻入晋都汴梁,后晋灭亡。灭晋之后,耶律德光第一时间要求逮捕景延广,并嘱咐道:“延广南奔吴,西走蜀,必追而取之”,但景延广顾虑其家、未能引决,旋被俘虏。耶律德光当面质问他:“南北失欢,皆因尔也”,景延广起初不服,直到乔莹被叫来,还带着当初记录景延广狂言的文书,才对自己的孟浪悔不当初。契丹军一路北归,途中不停对景延广使用酷刑。行至陈桥,景延广趁守者不备,选择了自杀,终年五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