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人洪迈在他的笔记中,吐槽了这么一件事——北宋末年的郎官。隋朝时,分郎官为“侍郎”与“郎”。唐朝六部郎官,“郎中”之外,更置“员外郎”。自唐以后,没有大的变革。北宋末年,金灭辽国,遂南下,徽钦二帝被俘,南宋偏安于江南。洪迈说:“ 绍熙四年冬,客从中都来”。中都,是北宋的汴梁,此时正在金国之手。客人手里,拿了一份北宋末年朝士官职姓名的名册。读至“尚书郎”部分,洪迈发现“才有正员四人,其他权摄者亦只六七人耳”。宋代朝政之弊,体现在“三冗”,是为“冗官、冗兵、冗费”,这里就体现了其一。“冗”出来的郎官,又是什么水平呢?洪迈说:“侍御史张朴上殿,徽宗谕使论列,退而奏疏,劾十有六人”。 “才品甚下,趋操卑污,有如汪师心者;性资茸阘,柔佞取容,有如黄愿、汪希旦者;浅浮躁妄,为胥辈所轻,有如李庄者;轻侻喧嚣,漫不省职,有如李扬者;粗冗不才,褊忿轻发,有如成禔者;人才碌碌,初无可取,有如张高者;志气衰落,难与任事,有如常者;大言无当,诞诡不情,有如梁子诲者;资望太轻,士论不厌,有如叶椿、唐作求、吴直夫、章芹、李与权、王良钦、强休甫者。乞行罢斥。” “茸阘”,也作“阘茸”,是“微贱、愚钝”之意。“茸”,此处音rǒnɡ。随后,洪迈又说:“考一时标榜,未必尽当,然十六人者后皆不显,视今日员数,多寡不侔如是。秦桧居相位久,不欲士大夫在朝,末年尤甚”。才能出众的没几个,水平不高的候补倒是一堆。观前事,察于今。区区“郎官”,已能看出宋朝官制的问题及乱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