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山先生王夫之曾发表过一个观点:“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这句话极大地赞扬了汉朝的军事实力。 汉朝军事实力的确令后人骄傲,即便是司马相如这样的文人都可以平定西南夷。《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 “邛(qióng )、莋(zuó)、冉、駹(máng)、斯榆之君皆请内附,边关日益开广。” 只是在当时名将辈出的环境下,司马相如的功劳就显得有些黯淡。 司马相如并不以外交见长,其主要贡献在文学创作方面。后人不仅将司马相如同杨雄、班固以及张衡并称为“汉赋四大家”,更是将他誉为“赋圣”、“辞宗”。 其作品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代表。尽管两篇文章创作前后相去十年,但内容相连,一贯而下,甚至可以作为完整的一篇文章来看。 作品虚构了子虚、乌有和亡是公三人,设为问答,结撰成篇。并且还由此诞生了“子虚乌有”这一成语。 这里的“亡”应读作“wú”,通“无”,没有的意思。 一 字 之 师 ![]() 在《汉语大词典》和《汉典》中“亡”共有两个读音: “亡”,音wáng,有“逃离、出走”、“灭亡”、“死”、“丢失”等十六个义项。 “亡”,音wú,经常作为通假字使用,通“无”和“毋”。 ![]() ![]() 由于语言文字发展,“亡”经常作为否定含义使用,其“锋芒”的本意更多地见于“芒”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