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石类原料

 立达国学 2022-06-17 发布于北京

《中国钧瓷》|来源
阎夫立|作者
    赵蕊 王鑫淼|编辑

长石是地壳中分布极广的造岩矿物。从化学组成来看,它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铝硅酸盐,主要是含钾、钠、钙和少量的铝硅酸盐。

自然界中,纯的长石较少,多数是以各种岩石的集合体产出,其共生矿物有石英、云母、角闪石、铁的化合物、霞石等。
自然界中长石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都是由钠长石、钾长石、钙长石、钡长石四种组合而成,其中钠、钾、钙三较种多,钡长石较少。
这几种基本类型的长石,彼此之间可混合形成固溶体,并且混溶有一定的规律。
钠长石与钙长石能以任何比例混溶,这就是常见的斜长石;钠长石与钾长石在高温下能形成连续固溶体,温度降低时混溶性减弱,固溶体会分解,这种长石称微斜长石;钾长石与钙长石在任何温度下几乎都不混溶;钾长石与钡长石可形成不同比例的固溶体,地壳上分布不广。
由于长石的互溶特性,所以地壳中单一长石很少,多数为几种长石的互溶物。

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结晶特点,可将其分为两大类:

钾钠长石类

钾钠长石类主要有透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三种。
透长石含钠长石高达50%,属单斜晶系,生成温度在900~950℃以上,系高温型,产于喷出岩中;正长石含钠长石达30%,属单斜晶系,生成温度在650~900℃,系中温型,产于侵入岩和变质岩中;微斜长石含钠长石20%,系三斜晶岩,生成温度650℃以下,系低温型,多产于伟晶岩和变质岩。
一般说,钾钠长石中,钾长石含量增多,其熔融范围增宽,溶液的黏度增大,其黏度随温度增高而缓慢降低。
由于微斜长石含钠量最低,故其熔融范围比其他长石宽,而且熔体黏度大,熔化缓慢,将其作为熔剂加入坯体可减少坯体变形。

斜长石类

含钠长石90%以上的长石称钠长石,含钠长石不足10%的称钙长石。而这中间不同比例的混溶物统称为斜长石。
钠长石实际是含钠为主的钾钠长石。天然的钠长石熔点较低,为1100~1200℃。
其熔化时无新晶相产生,液相组成与未熔长石相同,液相黏度较低。一般在釉中使用。
钾钠长石中钾长石较多的长石多呈粉红色或肉红色,个别呈白色、灰色、浅黄色,相对密度为2.56~2.59,摩尔硬度为6~6.5,断口呈玻璃光泽。
钠长石与钙长石多为白色、灰白色,相对密度为2.62,其他物理性质与钾钠长石相似。
斜长石多为白里带灰或绿色,相对密度为2.62~2.76,摩尔硬度为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