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居时代,未必孤独

 立达国学 2022-06-17 发布于北京
立达国学院|出品
刘宇|撰文
    刘宇|编辑

商场里的母婴用品专区门可罗雀、民政局的婚姻登记处差事清闲、以菜量大为优势的中餐炒菜馆子逐渐无人问津、乡里和钢筋混凝土对人员流动的束缚也正不断削弱……

取而代之的,是线上热卖的“一人用”“一人食”商品,是现实里“唯唯诺诺”网络中“重拳出击”的“空巢青年”,是代替了言语的音乐,是人们长期自处的独居生活……

没人能对现象诞生的具体时间追源肇始,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正快速步入“独居时代”


昨日,青山资本发布《2021年度消费报告》。数据表明,我国现在的独居人口已达9200万,比北上广深人口总数还要多出近千万。

其中,又有1/4的家庭户口为一人户,从总体占比6%增长到了25%。而实现这种增长,仅用了20年。

一二线城市,是独居人口集散地。

年关将近,冲上热搜的反而是春节“恐归”,独居客们不想回家面对各路亲戚们的连环盘问、无心参与三姑六婆间的谈天说地、更懒于应付纷扰世俗间的关系人情。

这其中的缘由,又可谓“茶水凉暖各人知”,怕被催婚的、嫌通勤麻烦的、不爱凑热闹的……

对于独居人口而言,“新年”的“团圆”、

不再是“笑享亲朋岁岁,春酒庆团圆”,

而是“心圆一切圆,念收万劫收”


遥想2007年王宝强站在春晚上唱《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已成为过去式。

这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潜移默化:自我意识强烈、强调私人领域、崇尚自由、享受孤独。

而独居,也不是“中国特色”,而是全球现象。

譬如德国,独居人口约800余万人;英国、法国独居人口约500余万人;加拿大独居人口约300余万人。

美国社会学教授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中对独居现象进行研究,他发现,在美国,每7个成年人就有一个独居,而北欧的独居率更高。

中国跨入万元美金社会以后,很多现实情况都变得和这些发达国家相似了,而克里南伯格认为,独居、独处和单身,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全球化大趋势。

恋爱综艺、相亲节目,荧屏之外的人们,不过是看个热闹。

画面喧嚣,始终置身事外;戏中聚散,不过一场神游。

独居生活带来的婚育现象变化,有两组数据更加直观。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增长48万人。

同时,在2020年,中国离婚人数为868万人,结婚人数为1629万人,35年的时间,年离婚人数与结婚人数比,就从1:18变为1:2。

浅析原因。

教育投入与个体收入不成正比、城市化发展使长期稳定相处更难实现、独生子女个体差异造成伴侣整体契合度低和匹配难度大、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了对个体生存质量需求,带来了晚婚、不婚主义

育龄妇女总体规模下降、当代年轻人婚育推迟、社会发展后观念变化、繁育观念从“数量”向“质量”倾斜,带来了生育意愿的下降

到今天,人类呈现出了宏观群居、微观独居的状态。
对此,有人急得跳脚。

独居生活大行其道的当下,婚育不再是必需和寄托,人们渐入明末“草衣道人”王微“人情各有寄,我独如秋风”之境。

结婚和传宗接代在奴隶制、封建制社会存续了数千年的天然合理性受到挑战,经济独立也让父母对子女的婚恋、生育干预能力减弱。

相比之下,独居生活对观念更加包容、且“无社会舆论之乱耳,无家长里短之劳形”,更注重“人”的自身价值,而不是工具性。 

“独居生活”,同样对经济结构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比如我们开头提到的“一人食”餐厅,更注重带给客户类似“私人订制”的用餐体验;

又比如“独居生活”所引发的生育人口下降、新生人口减少,在未来几十年必将使母婴行业、教育行业不得不作出调整变化;

再比如,“宅经济”

“宅经济”一词兴起于台湾,在始于“宅”,但并不止于“宅”。随着“独居生活”“全球变暖”“疫情防控”等因素在大陆呈现大火趋势。

“独居生活”成为了外卖、快递行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推手,并惠利了身处B端的电商卖家;

维持社交关系,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酒桌、牌桌、KTV、户外,游戏、剧本杀、漫展等线下会场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独居生活”没有家务分工,家政服务、智能家具就成了“高质量生活和私人时间的拯救者”;

面对情感需求,宠物成为了很多人的不二之选。

腊八节那天,就有一桩热搜。一个独居小伙请朋友到家喝腊八粥,由于电磁炉坏了,他便将粥乘在不锈钢碗内,放到煤气灶上煮。寒酸得给友人气笑了:你那猫盆都600多块,你就给我吃这?

甚至还有一部分不具备养宠物条件的独居者们,会选择在网络上强势围观猫咪等各种宠物生活图文视频来愉悦身心,通常被称作“云吸猫”。


“有需求就有供给”,从某种程度上说,“宅经济”就是独居生活的产物。

有人认为,“独居生活”会让人们越来越像,依据是人在过程中需要扮演的家庭角色、需要学和做的事都差不多。

这纯粹是无稽之谈。

因为“独居生活”恰恰让家庭角色在“人”存在的社会意义里变淡了,这时人才有时间和精力在闹市中寻找安静的自我。

更多的自由,也意味着对于自我存在意义的更多思考,而不是在群居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角色、并被动地接受或尝试满足他人对这一角色的期待。

人生居世,触途牵絷

从人文角度出发,这种独居所产生的隔离感,也让传统社会约定俗成的为人处事教条,在推行过程中四处碰壁。

因为社会风气的变革、社会思想的进步,都是从个体觉醒开始的。而“独居生活”,正提供了这种觉醒的空间。

人是社会性生物,所以我们仍要感谢时代,为时代下的人创造了“独”与“群”相结合的可能性。

这中间,有人只看到了“自由的孤独”,但有人却愉悦于“孤独的自由”。

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毕竟就算放眼太阳系,我们也没能遇见其他文明。所以独居生活,不等同于孤独。
当“人”的个体价值被不断挖掘,

就非“一呼百诺至”,才叫愉悦;

“对影成三人”,亦见欢喜。

今日用典

【原典】

人生居世,触途牵絷(zhí)。

——《颜氏家训·养生》

【释读】

人生在世,到处都有牵累羁绊。

【赏析】

人之所以“触途牵絷”,是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但如何定义自身社会角色的边界,却是需要个体通过思考得到答案。因此说,“独居”,不等同于违背人的社会性去斩断牵累羁绊,而是在发掘“人”的个体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