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中秋季,我们一大家人早早议定团聚事宜。只是,往年家里炖羊肉、炖鱼、包饺子的忙碌场面,改为了饭店的欢聚一堂。兄弟姐妹们都人到中年,忙工作、忙各自的小家庭、忙着帮儿女带孩子,子女们也正是当立之年,单位和家庭都是顶梁柱,一年难得团聚几次,借国庆中秋佳节,一家老少四代三十口人的大团聚,已经渴盼了半年了。去饭店吃个团圆饭,省去了我们采买烹饪洗刷的琐碎操持,省下时间大家说说话、叙叙旧。只是,我却非常怀念婆婆在世时的隆重热闹。 这一年,儿子16岁,侄女们都没有出嫁 每年的中秋节,我们会提前一天或两天买好一只本地跑坡大竭羊,送去婆婆家里,前几年,婆婆身体硬朗,30多人的饭都是她一个人操持,我们就是打打下手和洗锅刷碗。后来,婆婆岁数大了,这顿团圆饭,我们会分工负责,一般我丈夫负责炖羊肉,大嫂蒸糕,二嫂和三嫂炒菜、拌凉菜,拌饺子馅非二哥莫属,我和小姑子刷碗,后来,我又接了婆婆炖鱼的任务。有时候大侄女女婿回来也会炒菜,人多的时候,二侄女、三侄女、我、小叔子媳妇也是洗碗的队伍。 婆婆和小姑子及我们妯娌五个 婆婆公公和孙子、孙女、孙媳、外孙及重孙 虽然分工明确,但婆婆还是会在厨房、餐厅转来转去,随时监督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糕蒸得否软硬适中、炒菜的肉切得薄厚、调料加的多少、拌凉菜时油、醋、生抽比例合适不,等等等等,事无巨细都要监管到位。每当这时候,儿子们会直说让老人多休息,不要视察了。我们几个儿媳妇往往会背过婆婆互相取笑一番。 小侄女订婚 大侄女和她的宝贝儿子 如今,我们做饭时,再没有人唠叨了,心里竟然特别失落,很怀念被婆婆唠叨的时光。 小侄女贤伉俪 每次团聚,大多是三桌,兄弟姐妹六家,再加上重孙辈和婆婆公公,已是三十人的大家庭,男人喝酒的一桌,媳妇、闺女和婆婆一桌,然后是孙辈们一桌,等孩子们陆续结婚成家生儿育女以后,我们已经是四代同堂了,再把娃娃都带回来,每次团聚都热闹非凡。 小姑子,大嫂、二嫂 菜都上来了,婆婆会把鱼头夹在公公碗里,然后我们就开吃了,男人喝酒吹牛、女人嘻嘻哈哈,孩子们说笑打闹,刚过周岁的宝宝们会直接上盘子抓了东西吃,那个热闹劲儿,好像要把屋子掀翻了。 公公生日,那年,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 从婆婆下世那时候开始吧,我发现每次家庭聚餐,耄耋之年的公公再也没了吃鱼头的兴致,刚开始,每当儿女们把鱼头夹给老人的时候,他总会婉拒,后来的聚餐,大家还是无法改变几十年来公公吃鱼头这习惯,又会把鱼头夹给他,他的态度变得坚决起来,敏感的我心里总是酸酸的,一个人几十年的饮食习惯竟然会随着另一半的离去改变。 婆婆下世了,丈夫带公公出去散心 看着那个躺在盘子里无人问津的鱼头,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这时候,大嫂站起来,把鱼头夹在大哥的碗里,她笑了笑:“其实你大哥最爱吃鱼头了,以前,老父亲胃口好,你大哥是轮不上。”我不知道大哥是真的喜欢吃鱼头,还是大嫂看到了大家的失落故意为之,自那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这个大家庭聚餐,弟妹或晚辈总会把鱼头给大哥夹了,有时,大哥也会自己主动夹了鱼头。 婆婆七十七岁生日,永远的全家福(一家三位警察,公公、二哥和三哥) 这个鱼头,终于有人吃了,我觉得心里又踏实温暖起来了。 木子姐姐其他原创文章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