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驼道”漫话(四)

 黄土地上 2022-06-17 发布于内蒙古



“驼道”漫话(四)

/ᠰ· ᠪᠠᠭᠠᠲᠤᠷ

/谢巴特尔

/2016/2/13

/乌兰巴托

买卖城东口有关帝庙,每年正月在庙里演戏十多天,元宵节时还有秧歌、龙灯、花车、花火鞭炮等庆祝活动。

买卖城西菜园八九家,种地者均为汉人。

城东北有城隍庙,每年五月十三日开庙会,有传统赛马,有粽子、年糕、凉粉之类小吃摊;

商埠西边也有城隍庙一座,是汉人停放灵柩的场所,附近有俄国人墓地。

此线自归化城起,经内蒙古武川、达尔罕贝勒旗;

外蒙古土谢图汗、三音诺颜等部,至乌里雅苏台,设60台站,

程途5320里。

归化城——科布多驼道:

噶尔丹敗亡后,
其侄策妄阿拉布坦取夺汗,又传位给儿子噶尔丹策零,噶尔丹策零即位后,不断袭击清军据守的科布多、巴里坤、哈密等军事重镇。

及到消弭战事,已
是乾隆二十二年初春时节了。

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民商的骆驼房子、老倌车队,成为大清军旅、驻防城、军台须夷不可离的依赖。

转入和平年代,
外蒙古、俄罗斯对内陆茶叶、棉布等生活日用品的需求,又给民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商机。

归化城——科布多,经内蒙古武川、达尔罕贝勒旗;

外蒙古土谢图汗、
三音诺颜汗、札萨克图汗等部,至科布多,设73站,

程途6620里。

此线绝大部分路段,
与归化——乌里雅苏台重叠。

既可从乌里雅苏台直行科布多,也有径道,从第四十九台格里塔拉分出岔道,《绥远通志稿》记为“自此分道可至后营”。

分出的驼道从乌里雅苏台到科布多这条驼路共十三站,

程途940里。
路稍有迂绕,但平坦易行。

此外还有较近捷径可走,但因路极崎岖,行者较少。

在上世纪20年代以前,归绥驼道的线路大多沿着这些走了200多年的驼道经商。

近四百年来,
在驼道上奔波的驼队,无论是外蒙或国内新疆,其易货贸易均是以丝茶及其它日用品为主,这些旅蒙商用丝盐、茶盐换回了牧区的牲畜、皮张,回到归化后,经加工再销往其它省份。

这些驼道的出现,沟通了南北贸易往来,促进了中原与塞北文化的交流。

当时有诗形容其繁荣景象:

“李陵台南车簇簇,
行人夜向滦河宿。”

这些诗概括了草原丝路在北方草原的盛况。

由于驼道常年累月在大漠、戈壁里奔波,驼工们对路上的每个地方都了如指掌,并且也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规矩。

进入民国时期,
当时的归化城仍有驼队十几支、有房子二十多顶。

归绥德厚堂的曹家就有房子五六顶。

这些驼队驿站一般都是有水草的地方,他们每到一地休息,一般掌柜子、领房子在帐篷中间,火头军、主要驼工居左,其他驼工居右,一般小驼工只能睡在门旁,因大漠潮湿阴冷,
驼工们除了放骆驼、下夜、捡牛粪等杂务外,还必须轮流给帐篷中的火加牛粪。

有的驼工怕睡觉误事、就想出各种办法轮流休息,如有的手握香火,一炷香烧完后,将人按时烫醒,也有的用细绳绾住大拇指,一定时间内充血麻木而醒。

由于长期的驼工生活,有的人几十年过后,手上仍残留着终身残痕。

1921年,
在蒙古人民革命党领导下,蒙古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后,老驼道还可以勉强通过。

第二年,
蒙古国封锁了两国边界,绥远的驼队只能改道二里子河驼道。

所谓的二里子河驼道的路线是,
归化城——可可以力更——召河——百灵庙——东公镇——西公镇——东达公旗——阿拉善——额济纳旗。

从东达公旗的海彦毛图,又分成两路,一路走二里子河。

一路走“银更”(今阿拉善右旗银更苏木)、居延海(今额济纳旗),这两条路在甘肃省明水汇合,走出明水又分成两条路。

一路走天山南的哈密,一路走天山北的巴里坤,最后在古城子(新疆奇台县)又并为一路。

在开通二里子河的“艰辛之旅”中,可谓历尽艰辛、九死一生。

1923年,
归化城“德厚堂”曹家的驼队第一次踏上二里子河驼道,由于道路生疏,驼队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骆驼六七天只能喝一次水,十多天吃一次草,在当地蒙古族向导的指引下,驼队终于走出了二里子河,尽管死了八十多峰骆驼,但二里子河驼道终于开辟了。

【驼道毁于内忧外患】

上世纪三十年代,
社会动荡不安,匪患成灾,一出归绥,便有当地的土匪骚扰,进入甘肃有马家军的刁难、掠夺,进入新疆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土匪,如此艰苦的驼道,简直难于上青天。

如果手下留情的土匪,抢货后还给留一条活路,遇上心狠手辣的匪徒,大都货抢人亡。

在当时归绥的驼道里,经常发生货抢人亡的惨剧。

二里子河驼道开通后,归绥城的驼队不断地往返于这条道上,时间长了便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国民党甘肃省税征部门首先在这条驼道上设卡,进行敲诈勒索,驼队每次路过此地,
均损失惨重。

1932年,
归绥“德厚堂”等12家驼队为了躲避甘肃国民党税收人员的横征暴敛,在绕卡之中误入蒙古国境内,被蒙古国军方扣留骆驼2000峰,货物2000担,被留置驼工200人,蒙古国巡逻兵将驼队押解至蒙古国境内脑因乌勒时,留置了20天后,将驼队押往乌兰巴托,在乌兰巴托12名掌柜多次受到蒙古国保安机关审问后,并一直被关押。

(待续)

 本期编辑   李  洁

平台其他原创文章链接

“驼道”漫话(一)

“驼道”漫话(二)

“驼道”漫话(三)

《荒魂》连载(八)

【易水寒 小说连载】阳光依旧灿烂(一)

父亲,就是故乡的老屋

鱼头传承的亲情

四姨的窑洞,人生中最温暖的驿站

现实版的红高粱——二羊倌老汉和疙蛋奶奶的爱情

作者简介:

谢巴特尔,蒙古族,内蒙古四子王旗人,蒙古国立大学兼职教授,现任四子王旗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声明:平台文章为原创作品。允许转载和责编,授权转载请联系平台编辑并注明来源:“黄土地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