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羊

 黄土地上 2022-06-17 发布于内蒙古

认羊

贾振声

1978年正月离开双龙前,家家户户都养几只绵羊的。当时养羊,主要是因羊吃草就可长大,不像猪,好歹得喂点饲料的。再说羊皮可缝皮袄皮裤,羊毛能织袜子,积攒多了还可织毛衣毛裤。那时买布买棉花都要布票和棉花票的。卖了羊肉还能贴补家用。
喂羊圈羊割羊草也就成了半大小子的营生。
那时也不禁牧,羊是放的。我们胡家圪旦的羊都是二钱旺放的。他每天早起,从西往东吆羊。听见他吆喝,人们就把羊从自家的圈里放出来,他就先吆到他家附近生产队的大圈里。他家在我家东。黑将来(傍晚)放羊回来,他就不一家一家送羊了,羊进村后,就各奔各家了。


凡经过我家房后的羊,我都认得。这也不是我眼尖,是我天天看的结果。我观察到,吆羊时,羊出来得很不情愿,走得慢腾腾的,有的还往回返。回家时,一个个连跑带奔的。村里的路都窄,羊群走在路上,路有多宽就占多宽。有的羊,为抢喝第一口泔水,一进村,就从别的羊身上跳着往前赶路。这里本想配几张羊回家的照片,但我在城里,没法拍到羊。抬头一看,正是大学生上课进校园的时候,我就拍了几张。这情形和羊走在路上几乎一样。农村里还有个说法,把老师或学校没教好学生,叫放了羊了。
羊回家时,为甚争先恐后,我想它们并不是想家了,而是因为没吃饱。土默川曾是敕勒川,是个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地方。在几十年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过程中,土地越来越盐碱化沙化了,羊快把地皮都啃破了,也还是吃不饱,只能回家补充些草。这草是娃娃们从庄稼地里割回来阴干的。娃娃们割草有时连资本主义的苗也捎带回来了。所谓资本主义的苗就是不允许种的粮食品种。那时为过黄河(亩产400斤)跨长江(亩产800斤),尽种些连牲口都不肯吃的色棱硌欠(指口感非常差)的茭子(高粱)。因为那时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冬天,还有狼从后山下来叼羊。人们就在羊圈的墙上用刷家的白泥水画上圆圈圈。其实这白圈圈是不管用的。我同学王庆春说,有天,他爸下午下班回家的路上,看见有狼往羊圈里跳,拨枪就打,结果了那狼命。文革前的公社书记和社长是佩枪的。
我认羊,或从体型、或从毛色、或从叫声、或从性格。只要仔细观察,总能发现区别的。我也不是专门去辨认的,因为上下学路上,那些墙上的标语让我看腻看烦了,我就看羊,久而久之,就记住了哪只羊是谁家的了。即使到春季,剪了毛,我也认得出。这正如赵本山在小品中说的那样,换了马夹也照样认得出。我还能分出哪是羯子(阉割了的公羊),哪是母子。母子尿尿撅尾巴向后喷,羯子尿尿是从肚皮当中往下淋。母子尿尿多是站着的,羯子是就走就尿的。
羊成了群才好放,一只羊,无论拉拽头还是推屁股,都很难把它赶到你要它去的地方的。要是在群里,只要领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就都跟上了。因此,羊倌就训练领头羊。领头羊都是圪丁(种公羊)。训练法,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再就是群里的母子任由它交配。它要是还不识相,就找来另外的圪丁,让它看人家吃胡萝卜和母子交配,哪怕那母子不跑羔(即不发情),只要那圪丁追它,羊倌也会把那母子逮住摁着,让新来的圪丁趴的(即交配)。
在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年代,我们时刻警惕着披着羊皮的狼混入革命队伍里来。谁是不是狼,不管他怎样乔装打扮,我们都认得出。倒是城里来的工作组,有时把下雪天反穿皮袄的人认成了前腿立起来的狼。我们那儿,人们平时穿皮袄,是板朝外的,下雪天毛向外反穿是为保护皮袄,因为板湿了后会发硬变脆。现在不搞阶级斗争了,也不抓人了。但因禁牧,开始抓羊了。只要羊出现在野外,就有公家人把羊抓走。养羊人就要去赎。赎金最后去了哪里,谁收谁知道。
前几天,回村里,听说有个养羊基地,我想去参观一下。知情人告诉我说,平时那里根本没有几只羊。别看照片上有,那是临时把各家的羊赶到那里,再让一些娃娃披上羊皮弄出来的。我问,那来视察的领导就看不出来?告诉我实情的人说,这是领导和养殖户合谋骗取国家补贴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再说,更大的领导也不来,即使来了,人家日程那么紧,哪顾得上细看,汇报还听不过来了。
20201013
以下,是我今早拍的大学生进校园的照片。我家楼前是教学区,楼后是学生宿舍区。

(本文插图由蒙古族学者巴特尔老师和作者提供)

本期编辑   李洁

平台其他原创文章链接

【贾振声乡情散文】我让老伴做领袖

【晓慧诵读】清明节前蒸“寒燕儿”

父亲,就是故乡的老屋

一笼莜面故乡情

作者简介
贾振声 1955年7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双龙镇。1977年考入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现已并入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副编审,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习诗30余年来,在《诗刊》《人民日报》《星星》诗刊、《诗歌月刊》《飞天》《青年文学》等60余种报刊发表诗歌、散文400多件。
2016年出版《装订鸟声》诗集(天津人民出版社)《贾说不假》随笔集(远方出版社)各1部。两部书被双龙镇博物馆收藏展出。2019年又生了私生子(指没走出版社、自印的)《我兄弟般的学生》和《我诗里的土默川》。

声明:平台文章为原创作品。允许转载和责编,授权转载请联系平台编辑并注明来源:“黄土地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