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的大戏台

 黄土地上 2022-06-17 发布于内蒙古
家乡的戏台

杨翠冠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闲暇之余,常常想起老家。老家的山、老家的水、老家的人…一个个不连贯的镜头时不时在我脑海中浮现,而最后定格的特写镜头往往是老家的“大戏台”。“大戏台”坐落在公社大门的左侧,坐西面东,整个建筑呈“日”字型格局,前面是露天的、向俩边敞开的喇叭状舞台,后面是封顶的“走廊式”建筑(主要是存放道具和演员换装);正面和舞台相连的是二扇供演员入场和退场的门,侧面还有一个从北开的有几节台阶的入口。只所以叫“大戏台”,是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它是家乡为数不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七十年代末期,“大戏台”上常常上演一些“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二人台”小戏或者“三句半”。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六队李吉耀和七队屈玉枝演出的一场小戏,戏的名字由于时间长了记的不太清楚,隐约好像是叫《斜路》。故事的男主人公是一个觉悟低、资产阶级思想严重、就想挣“黑钱”的老农民,女主人公是一个思想进步、光明磊落、坚决反对一切胆敢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进步青年。故事的情节是:男主人公骑自行车偷偷进城卖自家产的鸡蛋、瓜子等农产品换“黑钱”;由于要躲避村干部和其他贫下中农的监督只能抹黑走小路,导致在“斜路”上鸡蛋打了,瓜子洒了,车子也碰坏了。我还记得二人的对白中有这样二句话,女:“你走得是一条危险的路!”男:“不危险能打了鸡蛋、洒了瓜子、车圈碰成个麻花?”
当时的李吉耀和屈玉枝是我非常崇拜的二个年轻演员,那个年代不知道有“明星”之类的名词,如果用现代语形容的话我是他们绝对的“粉丝”。有时候他们演完戏的第二天自己还要偷偷的登上戏台凭记忆模仿他们的一些语言、动作,感觉很“爽”、很“酷”。


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后,每当夏季农闲之际,“大戏台”总要唱好几天的“大戏”(记得主要是山西晋剧),据说是为了“祈雨”。你也别说不知是季节的缘故还是唱“大戏”的缘故,总之一唱大戏就会下雨却是不争的事实,加之唱“大戏”的演员们都穿戴着当时叫不来的“龙袍凤冠”,唱着一些听不懂的词、演着一些搞不明白的剧情,什么“狸猫换太子”呀,“铡美案”呀等等…不过记忆中的“大戏台”当时已经有了“呼风唤雨”功能,以至于“大戏”唱完之后很长时间我一个人晚上都不敢进“大戏台”的换装间。


每当“唱大戏”时,周边几十里地的村民都会前来看戏,尤其是年纪稍大一些的村民。戏台下人头攒动,用熙熙攘攘、人山人海形容都不为过。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大戏台”前也是秧歌、高跷、车灯、台阁、脑阁等各类表演的聚居地,所有演员都会在这里把“精彩”发挥到极致。
由于外出求学、工作之故,我离开了生活了18年的老家,从此,“大戏台”也渐渐淡出了我的视野。



不知何年何月何故老家旧的“大戏台”被拆迁了。据说“大戏台”的拆迁后来产生了巨大的、对老家极为不利的“多米诺”效应。先是乡政府被合并了,最遗憾的是中学、小学后来也被取缔了…由于村里没了学校,孩子们读小学都得去几十里外的地方;为了孩子能读书,有孩子的人家不得不举家迁徙。从此,村里没了读书声,更缺少了生机。现在留守在老家的村民大多都是60岁以上的老户,50岁左右的人就是村里的“青壮年”了。据村里懂“风水”的人说,估计是“大戏台”拆迁的缘故,因为新建起“大戏台”的地方正是旧日“关爷(帝)庙”所在地,新建的戏台是对“关老爷”的大不敬,所以老家从兴旺走向衰败是“活该”倒霉,尤其是学校,要知道当时的老家中学曾经培养出许多优秀学子,有的学子现在为了学术还经常在国内外飞来飞去。


听说今年老家的“正月十五”要“红火”,我曾经还下定决心要回去看看,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后来在微信中了解到“正月十五”老家的表演队在元山子乡的汇演中得了第一,高兴之余心里却又产生了一种沉沉的、酸酸的、犹如失落心爱东西的感觉,毕竟汇演地已经不在老家的“大戏台”前了。
原来的“大戏台”拆了,乡政府合了,学校没了;在旧中学的对面(原来的综合厂)却新建起了“敬老院”。听说“敬老院”条件不错,老家的许多老人都进了“敬老院”。几天前,一段老婆婆在“敬老院”歌颂党的视频在家乡的几个微信群里传了多次,点击率很高。而我看了视频后却不由潸然泪下,老婆婆沧桑的脸让我想起了许多同龄好友已故母亲的熟悉面孔,当然也包括我的母亲。我在想,如果她们在世的话是否也会像视频中的老婆婆一样进“敬老院”?老婆婆是真的感到“无比幸福”还是言不由衷?

近日我回了一次老家。小时候心目中“龙宫”一般的供销社大门紧闭,和坐在门口的几位昏昏欲睡的老者一样毫无生机。印象中雄伟的中学大礼堂正门已被红砖砌住,主体框架倒是保存良好,可见当时的建材不像现在存在伪劣假冒;礼堂的四周堆满了玉米杆等柴草,门顶上面的“红五星”让我无意中想起了《红色娘子军》里在烈火中永生前的洪常青(现在才想起这个名字估计是作者寓意“红色”江山“青春常在”之意)。大礼堂像洪常青一样仍然顽强地坚守着故土,似乎在等待、述说或者祈盼着什么。


在旧的被拆的和新建的“大戏台”前我都驻足良久…
其实,老家的“大戏台”上曾经演出的都是小片段,也有“主角与配角”之分,而老家的每一个人都是现实版的“大戏”主角,没有配角,包括现在仍然生活在老家的或已从老家走出去的,甚至有到了国外的老乡。戏台就是老家人脚下踏过的土地,脚步迈到哪里,哪里就是戏台,戏台不仅在老家、不仅在国内、还有的已经在国外。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愿有能力的老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老家建起更“大”更好的“大戏台”!
——愿老家的每个人都能在自己人生的“大戏台”上“唱”得精彩!
——愿老家的“大戏台”今后能经常唱“大戏”!

(本文插图演员都是来自内蒙古的表演艺术家,由内蒙古摄影家协会贺广生老师拍摄)
  本文图片由内蒙古摄影家协会贺广生老师提供
  本期编辑   李  洁
平台其他原创文章链接
父亲,就是故乡的老屋
现实版的红高粱——二羊倌老汉和疙蛋奶奶的爱情

作者简介:

杨翠冠(曾用名杨兰宝),丰镇市元山子乡大庄科村人,现在察右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工作;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爱好文学、艺术、摄影。

柴米油盐百姓事,锅碗瓢盆皆文章。关注【黄土地文学】,体验有滋有味的生活。

【黄土地文学】投稿:

 邮箱136352905@qq.com       

 微信  L13848911998

你若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哦!

声明:平台文章为原创作品。允许转载和责编,授权转载请联系平台编辑并注明来源:“黄土地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