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圪正正的明地大娘

 黄土地上 2022-06-17 发布于内蒙古

圪正正的明地大娘

贾振声

大娘

这是大爷大娘和长子全家合影,前排左二是大娘。后排中是小儿子胡汉光

我小时候就常听婶子大娘们说,明地大娘圪正正的。我问我妈,甚叫圪正正的。我妈说,她也说不上来,反正,女人们都这么说明地大娘。我妈叫我自个看。我问看甚?我妈说看大娘长相、身板、走路、说话、做事。

我没和大娘说过话,也没见她做过甚事。大娘长得好看,身板直,走路也不像50来岁的小脚女人撅着屁股前倾着上身。我说大娘50来岁,是根据她的长孙女苏女比我大两岁和她小儿子良正(胡汉光)和我同龄推断出来的。和大娘岁数差不多的女人,数大娘的脚小。大娘的头梳得同样是圪嘟子(即把头发梳到脑后,挽成团,用纱网兜住),但看来就是与众不同。这不同也不是她头上比别人多插了金簪或银簪。再看大娘的穿扮,也和别人没甚两样,但不管甚衣裳一上她身,那衣裳立马好看了。我只能说,大娘是自带光芒的人。

每年正月,锁地婶家就成了胡家圪旦的俱乐部了,男女老少都往她家攒。不管谁坐在炕头,看见明地大娘来,都会把炕头让给她的。我没见大娘争过抢过,人们让她,也不是怕她,是尊重她吧。大娘上炕前,先在炕沿下磕磕鞋,而后跪在炕沿上,用膝盖往给她让开的地方走。到了地方,大娘双手托炕,欠起屁股,把两只脚盘到屁股下才往下坐。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理解,为甚上炕不脱鞋。那时,小脚女人上炕都这样的。因为她们的脚是不穿袜子的,是用裹脚布裹的。裹脚布是比较臭的。

农村女人常常有为了猪抢食(即东家的猪跑到西家院里抢吃而被西家撵打出去)等鸡毛蒜皮的事而互骂不休的。我就没听说过大娘骂人的。还有女人们坐在一起,也常常笑话穷的,眼红有的。我常到锁地婶家去找她家三小子耍,每次都有好多老婆儿(老年女人)在叨啦(拉呱)。我虽是忽来忽去的,也听见别的老婆儿在笑话人或眼红人,就从没有听到过明地大娘笑话人或眼红人的。 

我找良正耍,去过大娘家。大娘家完全不像个庄户人的家。她家的火炉子一尘不染还擦得锃光瓦亮,连炉前圪崂(大灶火炉口前与炕连接的旮旯)也没根柴火棍棍。那盖体(被窝垛)垛得方方正正的,像刀打过的豆腐。

大娘家平时有没有人攒,我不知道。一到过年,因在呼市工作的三儿俩口子回来,家里就攒满了人,我们半大小子进不了家,就在窗外听。三哥胡汉敏、三嫂崔淑芳都是唱二人台的名角,村里几个爱好二人台的就来和他们打坐腔(即坐着吹拉弹唱)。娃娃们想看看三嫂长得甚样,就把堵玻璃的棉帘子摘开(这是为保暖和防玻璃冻的)往里眊。大娘也不喊骂。那时的演员可是得袭人(漂亮)的才能当了。大娘的儿子们或许是遗传了大娘的文艺范,连过继给蝉地大爷的表正(胡汉惠)哥吃的也是文艺饭。良正曾是双龙学校文艺宣传队的骨干,他扮演的《沙家浜》中的郭建光和样板戏中的名演员有一拼。连过继出去的表正哥,大娘5个儿子都有工作。这在那个年代,在全双龙村是独一份的。

要是换成别的老婆儿,有这资本,会嬲牙死(即仗着自身优势颐指气使的)的,可我从没见过大娘嬲牙的。

还听老辈人说,大娘作为长媳,婆婆让她管理家务。她们妯娌5个,其她4个没有不听她的。她也不像《红楼梦》中的王熙凤那样有心计和整人,而是甚事都是她先做,好处却不先占的。这或许就是以德服人吧。

本期编辑   李洁

平台其他原创文章链接

【贾振声乡情散文】我让老伴做领袖

【纪实小说】拉着骆驼去北京(二)

【纪实小说】拉着骆驼去北京(一)

【晓慧诵读】清明节前蒸“寒燕儿”

父亲,就是故乡的老屋

一笼莜面故乡情

作者简介
贾振声 1955年7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双龙镇。1977年考入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现已并入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副编审,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习诗30余年来,在《诗刊》《人民日报》《星星》诗刊、《诗歌月刊》《飞天》《青年文学》等60余种报刊发表诗歌、散文400多件。
2016年出版《装订鸟声》诗集(天津人民出版社)《贾说不假》随笔集(远方出版社)各1部。两部书被双龙镇博物馆收藏展出。2019年又生了私生子(指没走出版社、自印的)《我兄弟般的学生》和《我诗里的土默川》。

声明:平台文章为原创作品。允许转载和责编,授权转载请联系平台编辑并注明来源:“黄土地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