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的那些事儿(之七)

 黄土地上 2022-06-17 发布于内蒙古


父亲的那些事儿(之七)

作者  刘赞功

一九七零年九月,恢复工作半年多的父亲接到组织通知,被重新任命为清水河县医院院长、院党委书记。当时,百废待新,县医院在"文革"中也饱经沧桑,再加上基础设施很差,人才缺乏。这对父亲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这是组织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也是饱经摧残的父亲在平反昭雪后得到的又一次报效祖国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赴任后,正赶上建战备医院,父亲便马不停蹄地展开工作。首先向上争取资金,购买设备,建成清水河县新医院,让县医院成功西迁,七一年秋天投入使用。它是现有县医院的雏型,一直沿用到2000年以后。

父亲从基础设施入手,注重改善病房环境,多设床位,优化院内环境,种草种树,大搞绿化。同时,引进人才,调整医疗队伍,提高医院整体人员的医务水平和服务水平。2000年后曾担任医院院长的王晓林院长和药房主任杨彩雲夫妇,便是由他选定并从乡下卫生院亲自接回来的优秀人才。

乡级卫生院调回来的孙占山、郝树义等大夫,后来也都脱颖而出。到了第二年,抓住搞战备医院的机会,建起了四排窑洞,为近三十户职工解决了住房问题,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建立了制剂室、供应科、放射科、膳食科、手术室、洗衣房等,这样,生理盐水和葡萄糖输液用水实现了自给,洗衣房也发挥了作用,从医务人员的工作服到病房、手术室等的被褥、被套等全部由洗衣房手洗及消毒。多年里为医院节约了很大一笔资金。母亲正是此时离开县招待所洗衣工工作,成为最初建立的洗衣房里的一名洗衣工,一直工作到一九七四年秋天才转到县饮食服务公司。之后于一九八一年转正,到县粮食局工作。

父亲还向上争取到救护车一台,跃进货车一台。这样,方便了危重病人回城急救,而货车则解决了拉运锅炉用煤,同时也方便了职工冬天家庭取暖用煤的拉运。而三蒸吨锅炉的投入使用则创造了那个年代清水河县机关事业单位之最。没有锅炉,冬天便开展不了工作,制剂也是空谈。在锅炉和水暖管理及维护方面则大胆引进人才,父亲根据锅炉厂方提供的信息,邀水暖及电焊高级工高文生加盟,并带车从东北把高文生师傅的家搬到清水河,安排住房一步到位。从此,清水河县医院供暖和运转一直维持到二零一二年县城大暖的接入方宣告其使命的完成。叧外,在仪器设备及高精技术方面大胆引进外援,把内蒙古医院放射科主任李厚大夫请到清水河,帮助培养人才。

李厚大夫曾在清水河断断续续工作了三年,为清水河培养人才做出了特殊贡献。这段时间里,父亲的足迹遍布全县各地,他经常随车下乡,接诊危重病人。记忆中,李厚叔叔的亲舅舅在山西老家突患急性肠梗阻,父亲亲自带救护车率领业务尖子及护士一路妥善护理,将其接回县医院会诊后,迅速组织手术及业务顶级人员拿出方案,进行紧急手术治疗,成功挽救了患者的性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父亲不只是去当一个好的行政领导,同时努力学习业务,晚上的时间从不浪费,经常挑灯夜战。总结完当天工作,安排好第二天工作后,便开始自学。四年里,自学了《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伤害杂病论》、《针炙大全》等中医学理论书籍以及部分西医理论著作。同时注重调查研究,走村串户,遍访名医,让理论同实践能够得以结合。有时还要去一些县域内人极难、极少去的地方攀爬采药,极为危险。

有几张珍贵的照片,唤醒了我对父亲的这些记忆。而那些父亲学习过的中西医大部头书籍,则永远尘封在父亲当年为自己做的大书橱里。有时,到母亲这里,面对书橱,我要驻足站立许久,许是在捕捉随父亲远去的那些岁月的灵感吧………


未完待续)
   本期编辑   李  洁

作者简介:

刘赞功,内蒙古清水河人,现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生态环境分局工作。

柴米油盐百姓事,锅碗瓢盆皆文章。关注【黄土地文学】,体验有滋有味的生活。

【黄土地文学】投稿:

 邮箱136352905@qq.com       

 微信  L13848911998

你若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