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里的童年(十)

 黄土地上 2022-06-17 发布于内蒙古

记忆里的童年(十)
高俊       

时光老去了岁月,岁月沧桑了容颜,脑海里渐行渐远的记忆,刹那间又涌上心头。

秋风儿吹,田麦儿香,树叶儿落,转眼又到了满目萧然的秋。父亲像往年一样,从老乡家买回来四大袋子土豆。袋子横七竖八的堆在院角的土窖旁,准备入窖储藏。不言而喻,土豆是人们度过寒冬必不可少的蔬菜。因为我身子矮,下到窖里把那些土豆摆放好是最佳人选了。土豆被一筐筐地吊进窖里,我也算是完成了要累死人的活儿。可就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侧窑(yao)土壁突然破开一个黑不窿窿的大洞,我看不到洞里有什么,只好喊父亲下来。父亲趴在洞口用手电照了半天,也看不出里面有啥。只好说,估计是土方塌下来造成的,管他呢,我们上去吧。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父亲的朋友逮到了一只小野兔,送给我玩儿,我可是开心的不得了。我把小野兔放进木笼子里,给了它最好的待遇。可小野兔瞪着红红的眼睛,一直不吃不喝,老是东撞一下,西撞一下,鼻子都快出血了也不得安宁一会儿。父亲说,它的野性大,特别怕人,过一段时间熟悉了会好的。我想摸摸它,它却差点儿咬到我的手,一点也不友好。这可怎么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就连白天上课也无精打采的,甚至连老师讲了些什么也没有听进去。

回到家,我看着笼子里的小野兔,心生怜悯之心,好想把它放掉,也许它的妈妈也在寻找它吧!思来想去,可又不舍得让它离开。忽然,我发现一个养它的好去处,那个塌了窑(yao)子的土豆窖(jiao)。于是,我把它放进了土豆窖里,并拔了一些兔子爱吃的嫩草,还扔进去两个小萝卜,悄悄地趴在窖顶的边上瞄着它。小野兔对陌生的环境也十分好奇,东瞅瞅,西瞧瞧,又或许是它也饿了几天吧,它小心翼翼的吃起东西来,我高兴的差点儿跳起来。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小野兔在窖里吃的好,睡的也香,我想着,一定把它养成一个大肥兔!

一天下午放学,拔开窖盖子给它投食,却没有发现它。咦!这家伙一定是躲起来了吧!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它的影子,我有些纳闷了,于是我带着手电筒下到了窖里。昏暗的窖子里有些瘆得慌,明亮的手电光挨着把窖里照了个遍,却不见小野兔的踪影!我有点懵了。跑哪里去了?随着手电光的移动照到了那个黑不窿咚的洞,对!它一定是跑进洞里了!我趴在洞口边,尽量地将光亮射进去,洞里的情景一目了然。洞顶不是很高,洞的墙壁很齐整,像是人工修整过的一样。洞的四周昏暗幽深,黑漆漆一片。这是什么所在?我顺着手电光在洞的深处发现了一个类似水缸样子的东西。啊!一阵又酥又麻的感觉瞬间传遍了全身,我被惊得一下子跳起来,赶紧爬出了土豆窖。

晚上,我和父亲把窖里发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了,父亲竟不以为然的说,窖子塌陷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以后别进去玩了。大人这样说,我也慢慢的释然了。不过这个谜一样的洞却是印在了我的心底。

一年后,我们家也搬离了煤窑中学家属大院,直到现在,那个洞和失踪的小野兔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文后序:这是一个真实的事儿。这个洞也许是一个古墓吧!或许是我关于古墓的小说看多了!但不得而知了。)

(本文图片由内蒙古摄影家协会贺广生老师提供)

   本期编辑   李  洁

平台其他原创文章链接
私房钱的命运
大院那些邻居们
清明节前蒸“寒燕儿”
父亲,就是故乡的老屋

作者简介

葛焕军作家》《人生》约150万字。正在中国作家网连载。

高俊


高俊,男,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职业教师。

柴米油盐百姓事,锅碗瓢盆皆文章。关注【黄土地文学】,体验有滋有味的生活。

【黄土地文学】投稿:

 邮箱136352905@qq.com       

 微信  L13848911998

你若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哦!

声明:平台文章为原创作品。允许转载和责编,授权转载请联系平台编辑并注明来源:“黄土地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